煤着火温度测试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煤着火温度测试,煤着火温度测试是指测定煤炭自燃起火时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是一个表征煤炭自然发火倾向的重要指标,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煤着火温度测试是指测定煤炭自燃起火时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是一个表征煤炭自然发火倾向的重要指标。在实际的煤炭开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达到煤的着火温度且氧气充足,煤炭就有可能发生自燃,造成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通过煤着火温度测试,可以评估煤炭的自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测试方法一般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煤矿井下或地表储煤场的实际环境,通过升温试验,观察并记录煤样从受热到开始燃烧的温度,这个温度即为煤的着火温度。
检测标准
煤的着火温度测试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 4697-2008《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或GB/T 25217.5-2010《煤炭分析试验方法 第5部分:着火温度的测定》进行。
在GB/T 4697-2008中,煤的着火温度是指煤样在氧气气氛中,以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从开始出现连续燃烧现象时的温度。该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各类煤种。
在GB/T 25217.5-2010中,规定了用差热分析法测定煤的着火温度的方法,包括仪器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以及结果计算等内容。
具体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升温速率、氧气流量等条件,并通过观察和记录煤样在加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精确测定出煤的着火温度。
检测流程
进行煤着火温度测试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从煤矿或储煤场等地点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确保样品的新鲜和无污染。
根据相关标准(如GB/T476-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对煤样进行破碎、筛分和空气干燥,得到符合试验要求的粒度和水分的煤样。
2. 实验前准备:
将预处理后的煤样放入高温炉中,设置好实验环境条件,如氧气浓度、氮气流速等。
对实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3. 煤着火温度测试:
以一定的升温速率(例如5℃/min)加热煤样,同时监测并记录煤样的反应情况,如烟气成分变化、放热量变化等。
当煤样开始剧烈氧化放热时的温度即为煤的着火温度,通过热重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等专业设备精确测定。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煤样的着火温度,并结合其他指标评价煤样的燃烧特性。
撰写测试报告,详细记录测试过程、采用的方法、仪器参数以及最终测试结果。
5. 质量控制与验证:
检测机构会对测试结果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必要时进行重复性试验或者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比对验证,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请注意,具体的测试流程可能会因实验室条件、设备型号及操作规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