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砷测定

忠科集团提供的煤中砷测定,煤中砷测定是指对煤炭中所含砷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和检测的过程。砷是一种有毒有害元素,自然存在于地壳中,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混入煤炭之中,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煤中砷测定
我们的服务 煤中砷测定
煤中砷测定是指对煤炭中所含砷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和检测的过程。砷是一种有毒有害元素,自然存在于地壳中,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混入煤炭之中。煤在燃烧时,其中的砷会以气态形式释放出来,进入大气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煤中砷的测定是煤炭品质评价、环境保护以及燃烧后污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行测定。

检测标准


煤中砷的测定标准主要依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35587-2017《煤中砷、汞、铅、镉、铬和铜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荧光法》以及GB/T 15516-2017《煤中砷、硒、铋、锑、碲含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其中,GB/T 35587-2017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中砷、汞、铅、镉、铬、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砷0.01mg/kg~10mg/kg。
GB/T 15516-2017适用于煤炭及焦炭中砷、硒、铋、锑、碲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砷0.05mg/kg~200mg/kg。
以上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煤中痕量砷元素的测定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实验室条件、样品特性和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并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检测流程


煤中砷测定的一般流程如下:
1.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根据相关标准在煤矿现场或运输储存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煤样。
对采集的煤样进行空气干燥、破碎、过筛,得到一定粒度的分析煤样。
2. 样品分解:
采用湿法或者干法将煤样中的砷元素提取出来。湿法常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等混合酸体系进行消解,干法则可能用到高温灰化、微波消解等方式。 3. 砷的富集与分离:
经过分解后的溶液,可能会通过共沉淀、离子交换、溶剂萃取、固相萃取等方法将砷元素与其他元素分离并富集。
4. 砷含量测定:
常见的砷含量测定方法有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
如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将富集的砷转化为气态氢化物,然后在原子荧光检测器中测定其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砷的含量。
5. 数据处理与报告:
根据测定结果,对照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出具详细的检验报告。
以上流程是标准化实验室常见的煤中砷测定流程,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和所采用的标准方法略有差异。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实验室通常需要遵循严格的质控程序,并定期参与能力验证等活动。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聚丙烯纤维检测

聚丙烯纤维检测

锰矿石检测

锰矿石检测

工业问题诊断

工业问题诊断

防霉检测

防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