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元素分析试验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煤元素分析试验,煤元素分析试验,是指对煤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定量分析的实验过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煤元素分析试验,是指对煤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定量分析的实验过程,主要包括测定煤中碳(C)、氢(H)、氧(O)、氮(N)、硫(S)以及灰分、水分等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这些元素及其含量对于了解煤的性质、评价煤的品质、优化煤炭利用效率、预测燃烧产物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固定碳、挥发分、硫分和灰分等指标更是煤炭分类、分级和利用的重要依据。
检测标准
煤元素分析试验主要依据的标准有:
1. 中国国家标准:GB/T 476-2008《煤的元素分析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2. GB/T 1574-2008《煤炭灰分测定方法》。
3. GB/T 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4. GB/T 30732-2014《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5. GB/T 483-2007《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在国际上,也有相应的ISO标准,例如ISO 1170:2014(硬煤和褐煤 - 碳、氢和氮含量的测定),ISO 562:2014(固体矿物燃料 - 硫含量的测定)等。
以上这些标准涵盖了煤的常规元素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固定碳、挥发分、水分、灰分以及硫、氢、氮、氧等元素的测定。
检测流程
煤元素分析试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采集与制备:
在煤炭生产、运输或使用现场,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
煤样采集后需进行空气干燥、破碎、过筛处理,制成一定粒度的分析煤样(如分析煤样通常要求通过2mm圆孔筛,留存+1mm部分)。
2. 样品预处理:
对制备好的煤样进行全水分测定,然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烘干,得到空气干燥基煤样。
部分元素分析可能需要对煤样进行灰化处理,得到灰分。
3. 元素分析:
碳(C)、氢(H)、氮(N)、硫(S)等元素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元素分析仪,如CHNS/O元素分析仪进行测定。
氧(O)含量的计算:一般由100%减去上述测定得出的C、H、N、S以及灰分、水分的质量百分比得出。
灰分中主要成分(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的测定: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或化学分析法进行测定。
4.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写:
将测试得到的各项元素含量结果进行汇总,并按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得出干基、收到基等各种基准下的元素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出具详细、准确的煤质分析报告。
5. 质量控制与审核:
实验室应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空白试验、平行试验、标准物质对照试验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报告出具前还需经过内部及外部专家的审核,确认无误后正式发布。
以上流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取决于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和客户的具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