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膨胀性试验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岩石膨胀性试验,岩石膨胀性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岩石在吸水或受潮后体积变化特性的地质试验,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岩石膨胀性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岩石在吸水或受潮后体积变化特性的地质试验。这种试验主要针对那些含有吸水性强的黏土矿物(如蒙脱石、伊利石等)的岩石,当这些岩石遇到水时会发生显著的膨胀,进而可能对建筑物地基、边坡稳定以及地下工程等产生不利影响。
试验方法通常包括浸泡法、饱和法等,通过测量岩石试件在吸水前后尺寸的变化,计算其线性膨胀率、体积膨胀率等参数,以评估岩石的膨胀性大小,为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标准
岩石膨胀性试验主要用于测定岩石在吸水或受潮后体积变化的特性,这对于地下工程、边坡稳定、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关于岩石膨胀性试验的标准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 264-2014)和《建筑用砂、石试验方法》(GB/T 14684-2011)等相关规范。
在《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中,岩石膨胀性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岩样制备:按照规定的尺寸和形状切割岩样。
2. 初始状态测量:记录干燥岩样的初始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体积。
3. 浸水处理:将岩样放入水中浸泡规定时间,如24小时或48小时。
4. 膨胀量测定:浸水处理后取出岩样,擦干表面水分,再次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吸水后的体积。
5. 膨胀率计算:根据体积变化情况,计算岩石的线膨胀率和体积膨胀率。
具体试验操作及数据处理应严格参照相关标准进行。
检测流程
进行岩石膨胀性试验的一般流程如下:
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根据相关规范和试验目的,在施工现场或实验室选取有代表性的岩石样品,确保其完整性,记录样品的原始尺寸、颜色、结构等信息。
对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杂质,然后按照规定的尺寸要求进行切割、打磨,制成符合试验要求的标准试件。
2. 饱和处理:
将试件放入恒温水浴中进行饱和吸水处理,使其内部孔隙充分吸水达到饱和状态,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并记录饱和时间。
3. 初始测量:
饱和处理完成后,取出试件并立即测量其长度、宽度、厚度及质量,计算初始体积。
4. 试验阶段:
将饱和后的试件放入膨胀仪中,按照设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进行试验。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如不同湿度、温度),记录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5.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定期测量试件的尺寸变化,计算其体积膨胀率和线膨胀系数等参数。
试验结束后,整理并分析试验数据,评估岩石的膨胀性能。
6. 出具报告:
根据试验结果编制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解读和结论。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的试验流程可能会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试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