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胶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骨胶检测,骨胶检测主要指对以动物骨头为原料,经过熬煮、提取、纯化等工艺制成的骨胶(也称骨明胶或食用明胶)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和卫生安全指标的检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骨胶检测主要指对以动物骨头为原料,经过熬煮、提取、纯化等工艺制成的骨胶(也称骨明胶或食用明胶)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和卫生安全指标的检测。这种检测旨在确保骨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需求。
具体检测内容可能包括:
1. 外观、色泽、透明度、粘稠度等物理性状的检测。
2. 主要成分测定:如蛋白质含量、水分、灰分、脂肪含量等。
3. 功能性指标检测:如冻力、粘度、溶解性、凝胶强度等。
4. 卫生安全指标检测:如重金属(铅、镉、汞等)残留量、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检测、抗生素残留、激素残留等。
5. 还可能涉及其他特定项目的检测,如过敏原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等。
检测标准
骨胶检测标准通常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其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卫生指标等。具体的检测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有所差异,以下是我国部分相关标准供参考:
1. GB/T 604-2003《明胶》:这是我国关于工业明胶(包含骨胶)的国家标准,规定了明胶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如果骨胶用于食品行业,需要符合此标准中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使用量的规定。
3. SN/T 4508-2016《进出口动物源性明胶中牛、羊、猪和马种属鉴定实时荧光PCR法》:对于进出口骨胶,可能还需要进行物种鉴定以符合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定。
4. 对于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一般参照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等相关标准执行。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依据具体产品用途、适用范围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选择合适的检测标准。
检测流程
骨胶检测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接收与登记**:委托方将骨胶样品送至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样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数量、来源等信息,并确认样品的状态。
2. **预处理与分样**:根据骨胶的特性及检测项目要求,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合均匀等预处理操作,然后按照相关标准或规范进行分样。
3. **检测分析阶段**:
- 物理性能检测: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粘度、凝固点、水分含量等。
- 化学成分分析:如蛋白质含量、灰分、氨态氮、重金属(铅、镉、汞、砷)等有害物质的测定。
- 微生物检测: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计数等。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检测人员依据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并对比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判断是否合格。
5. **出具报告**:在所有检测项目完成后,由专业技术人员撰写并审核检测报告,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报告中应详细列出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并加盖CMA/CNAS等资质认定标志。
6. **报告发放与存档**:经委托方确认无误后,正式发放检测报告,并将原始记录、报告副本等资料进行妥善保存,以备查证。
以上为大致流程,具体可能会因不同检测机构的操作规程、国家标准或客户需求而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