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防护等级测试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外壳防护等级测试,外壳防护等级测试,又称IP防护等级测试(InternationalProtectionMarking),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外壳防护等级测试,又称IP防护等级测试(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Marking),是衡量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外壳对固体异物入侵、灰尘、水等环境因素防护能力的一种国际通用标准。这个标准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并发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具体来说,IP防护等级由两个数字组成,如“IP67”,第一位数字表示防止固态异物侵入的等级,范围从0到6;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止液态物体侵入的等级,范围从0到8。数字越大,代表其防护性能越强。
例如:
- IP6X表示设备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尘进入。
- IPX7表示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防止短时浸泡影响(如:浸入1米深的水中30分钟而不进水)。
通过外壳防护等级测试,可以确保设备在各种复杂环境中能稳定可靠地运行。
检测标准
外壳防护等级测试标准通常指的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IP防护等级标准,即IEC 60529。这个标准定义了电气设备外壳对固态异物入侵、液态渗透以及防止人体接触危险部件的防护能力。
IP防护等级由两个数字组成,例如“IP67”:
1. 第一个数字表示防止固态异物侵入的等级,范围从0到6,数字越大防护性能越好,6代表完全防止尘埃进入。
2. 第二个数字表示防止液体侵入的等级,范围从0到8,数字越大防护性能越好,7代表设备在水下1米深处可以保持30分钟不进水,8则代表设备在制造商规定的条件下可以长期浸水。
此外,对于特定环境或行业,可能还有其他特定的外壳防护等级测试标准,如军用装备的MIL-STD-810系列标准等。
检测流程
外壳防护等级测试(IP防护等级测试)主要针对各类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及灯具等产品的外壳,以验证其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和防水的能力。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测试流程:
1. **申请与准备**:首先,制造商或委托方需要向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提交测试申请,并提供待测样品以及相关技术文件,如产品设计图纸、材料明细、预期防护等级等。
2. **预评估**: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会对产品进行初步评估,确认产品类型、预期防护等级以及适用的测试标准(如GB/T 4208-2017 / IEC 60529:2013等)。
3. **试验计划制定**:根据预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防尘试验、防水试验(如IPX1-X9K不同等级的滴水、喷水、浸水试验等)的具体步骤和参数。
4. **执行测试**:
- 防尘试验:将样品置于特定的沙尘箱中,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试验,观察是否有灰尘进入产品内部。
- 防水试验:模拟各种实际环境,通过滴水、溅水、喷水、浸水等方式对样品进行试验,检查样品的防水性能。
5. **结果判定**:在试验结束后,检测人员会详细记录试验过程并分析结果,判断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的防护等级要求。
6. **出具报告**:如果产品通过了相应的测试,检测机构将出具权威的检测报告或证书,证明该产品的外壳防护等级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测试内容和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产品类别、应用场景以及采用的测试标准而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