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监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地下水监测,地下水监测是指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水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或连续观测和分析,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地下水监测是指对地下水资源的水质、水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或连续观测和分析,以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评估地下水质量状况、预警地下水环境风险、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活动。具体包括对地下水位、水温、水质(如矿化度、硬度、酸碱度、各种离子浓度、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以及流速、流向等水文地质参数的监测。通过地下水监测,可以为地下水管理、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检测标准
地下水监测标准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和水位监测两方面,具体如下:
1. 地下水水质监测标准:在中国,地下水水质监测主要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该标准将地下水水质分为五类,Ⅰ类和Ⅱ类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地下水水源地,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比较项目,Ⅳ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Ⅴ类则不宜作为饮用水源,仅可用于灌溉、景观等用途。
2. 地下水水位监测标准:地下水水位监测主要依据《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SL 52-93)等相关行业规范进行,包括监测井的建设、监测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监测频率、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内容。
此外,各地可能还会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下水监测实施细则或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为地下水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流程
地下水监测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前期准备阶段**:
- **项目委托**: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委托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地下水监测。
- **现场踏勘**:机构对监测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下水分布、利用情况及可能的污染源等信息。
- **方案设计**: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地下水监测方案,确定监测点位、监测因子、采样频次、分析方法等内容。
2. **现场采样阶段**:
- **布设监测井**:在选定的地点按照规范要求建立或使用已有的监测井。
- **设备校准**:确保采样设备、保存容器等符合监测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 **地下水采样**:按照既定的采样频率和方法,采集地下水样品,同时记录采样时间、地点、深度、水温等相关信息。
- **样品保存与运输**:严格按照样品性质进行妥善保存并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3. **实验室分析阶段**:
- **样品接收与登记**:实验室对接收到的样品进行确认、登记,并按照规定的条件存储。
- **实验室分析**:采用标准化实验方法对地下水样品进行各类指标(如常规五参数、重金属、有机物等)的测定。
- **数据处理与审核**:对分析结果进行计算、整理,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4. **报告编制与提交阶段**:
-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监测数据和相关法规要求,编写地下水监测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目的、依据、方法、结果、结论及建议等。
- **报告审查与质控**:内部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审查,必要时可由外部专家进行评审。
- **报告提交与反馈**:将最终的地下水监测报告提交给委托方,并针对存在问题或风险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或解决方案。
5. **后期跟踪服务**:
- 根据监测结果和客户需求,提供后续的跟踪监测服务,动态评估地下水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