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测试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餐具测试,餐具检测是指对各类餐饮用具进行质量、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检验和评估,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餐具检测是指对各类餐饮用具进行质量、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检验和评估。具体包括对其物理性能(如耐温性、耐磨性、抗冲击性等)、化学性能(如重金属含量、迁移量、是否有有害物质残留等)以及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的检测,以确保餐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满足国家或地区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此外,针对特殊材质餐具(如陶瓷、塑料、玻璃、竹木、不锈钢等),还会有特定的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餐具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安全性**:根据GB 4806系列国家标准,如GB 4806.1-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4-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5-2016《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等,对餐具的化学安全性进行检测,包括重金属含量(如铅、镉、铬等)、迁移量(如甲醛、塑化剂等)、微生物指标等。
2. **物理性能**:例如GB/T 32094-2015《日用陶瓷器皿》中规定了陶瓷餐具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热稳定性、吸水率、抗热震性等指标;QB/T 2174-2006《密胺塑料餐具》中规定了密胺餐具的耐污染性、耐湿热性、耐低温性等指标。
3. **环保要求**:比如对一次性餐具,需要符合国家关于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相关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4. **卫生指标**:依据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对消毒餐具的微生物限量有明确要求。
以上仅为部分参考,具体检测标准需结合餐具的具体材质、用途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检测流程
餐具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接收与登记**:客户将待检测的餐具样品送到检测机构,机构工作人员对样品进行清点、记录,并确认样品信息无误后入库。
2. **样品预处理**: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需求,可能需要对餐具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研磨等预处理操作,以便后续实验分析。
3. **制定检测方案**: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如GB 4806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客户特定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和方法。
4. **检测实施**:
-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抗冲击强度、耐热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外观质量等。
- 化学成分检测:如重金属含量(铅、镉、铬等)、迁移量(如甲醛、塑化剂等)等有害物质的测定。
- 微生物检测:对于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可能会涉及到微生物污染情况的检测,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计数等。
5. **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通过专业设备进行实验测试后,实验室人员会对数据进行严谨的分析并按照相关标准判断其是否合格。
6. **出具检测报告**:在完成所有检测项目并得出结论后,由检测机构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报告中详细列出各项检测指标、检测方法、结果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等内容。
7. **报告交付及解读**:将检测报告交付给客户,并就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解读和答疑,帮助客户了解餐具的安全状况。
以上是大致流程,具体检测内容会根据餐具材质(如塑料、陶瓷、玻璃、金属等)和用途(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的不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