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测试

忠科集团提供的食品接触材料测试,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是对各类与食品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进行安全性和质量的检验评估,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食品接触材料测试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是对各类与食品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进行安全性和质量的检验评估。这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硅胶、金属(如不锈钢、铝等)、纸制品、陶瓷、玻璃等制作成的各类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厨具、餐具、生产设备零部件等。
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安全性检测:如重金属含量(铅、镉、铬、镍等)、迁移量(如塑化剂、双酚A、溶剂残留等)、微生物指标等,确保这些物质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不会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物理性能检测:如抗冲击强度、耐热性、耐寒性、密封性能等,以保证食品接触材料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保持其功能特性,防止因材料性能问题导致食品变质或污染。
3. 卫生性能检测:检查材料表面是否光滑无毒,易于清洗,不易滋生细菌等。
通过严格的食品接触材料检测,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避免消费者因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接触材料而摄入有害物质,同时也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和市场准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检测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各国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在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
1. GB 4806系列标准:这是中国针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基本安全通用要求及各类材质产品的特殊要求。例如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等。
2. 其他专项标准:如GB 31604系列标准,主要是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迁移试验、特定迁移量限值等进行规定。
在欧盟地区,食品接触材料的主要法规是(EC)No 1935/2004,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具体指令和法规,例如EU No. 10/2011关于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规定。
在美国,食品接触材料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进行管理,相关的法规包括联邦法规第21章(21 CFR)中的多个部分。
每种食品接触材料在进入市场前,都需要通过相应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向食品中释放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检测流程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流程一般如下:
1. **样品提交**:首先,由产品制造商或进口商向检测机构提交需要进行检测的食品接触材料样品,并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如原材料、生产工艺、预期用途等。
2. **需求确认**:检测机构根据相关法规(例如中国GB 4806系列标准,欧盟EU 1935/2004和(EC) No 10/2011法规,美国FDA CFR 21章等)以及客户的具体需求,明确检测项目和标准。
3. **样品接收与登记**:检测机构对收到的样品进行登记,确保样品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记录样品状态。
4. **预处理与制样**:根据检测要求,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研磨等预处理操作,制成适合检测的试样。
5. **实验室检测**:按照预定的检测项目进行实验,包括但不限于化学成分分析、迁移量测试、重金属含量测定、微生物检验、感官评估等。
6.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写**:实验室完成数据获取后,进行结果分析,判断是否符合相应法规及标准要求,然后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
7. **报告审核与签发**:检测报告需经过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严格审核,确认无误后,正式签发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8. **结果反馈与后续服务**: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客户,对于未达标的产品,可能需要进一步沟通改进方案,并在必要时进行复检。
以上就是大致的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机构、产品类型及目标市场而有所差异。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旅店公共卫生检测

旅店公共卫生检测

旅社公共卫生检测

旅社公共卫生检测

民宿公共卫生检测

民宿公共卫生检测

招待所公共卫生检测

招待所公共卫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