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压痕测试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纳米压痕测试,纳米压痕测试是一种表征材料表面机械性能的先进测量技术,主要用来测定和分析材料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硬度、弹性模量、塑性变形等力学特性,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纳米压痕测试是一种表征材料表面机械性能的先进测量技术,主要用来测定和分析材料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硬度、弹性模量、塑性变形等力学特性。该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一个尖锐的探针(金刚石针尖)以微小的力对样品表面进行加载,并通过控制加载力的大小以及探针对样品的压入深度,从而得到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即纳米硬度值,同时结合压入与卸载曲线还可获取其它力学参数。
这种方法具有非破坏性、高精度和可实现纳米尺度下材料性能原位检测等特点,在新材料研发、精密制造、生物医学、半导体及纳米科技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检测标准
纳米压痕测试是一种表征材料表面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于测量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等机械性能。其主要标准有:
1. ISO 14577-1:2019《塑料——使用仪器化压入法测定塑料和其他硬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第1部分:总则》
2. ASTM E2546-17《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strumented Indentation Testing》(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提供了利用压入仪进行纳米和微米尺度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
3. GB/T 24585-2020《金属材料 纳米压痕试验方法》,这是我国关于纳米压痕测试的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纳米压痕试验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试验结果计算及报告等内容。
在执行上述标准时,应根据待测样品的具体类型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参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流程
纳米压痕测试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表面硬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的精密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微小尺度(纳米级别)的材料表征。以下是大致的测试流程:
1. **样品准备**: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清洗、干燥处理,确保表面无杂质和氧化层,符合纳米压痕测试的要求。
2. **仪器校准**:在使用纳米压痕仪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精确校准,包括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压头等关键部件。
3. **设置参数**:根据样品特性和测试需求,设定加载载荷、加载速度、保持时间等实验参数。
4. **压痕测试**:将经过校准的压头以纳米级的控制精度,以预设的速度逐渐加载到样品表面,直至达到预设载荷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卸载。
5.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压痕仪内置的光学系统或显微镜实时记录并收集压入过程中的载荷-深度曲线,基于Oliver-Pharr法或其他相关理论模型分析,计算得到硬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
6. **结果报告**:整理实验数据,编写测试报告,详细记录测试条件、测试结果及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价。
7. **质量审核**:作为检测机构,还需对测试结果进行内部审核,确保数据准确可靠,满足客户的测试需求和相关标准规范。
以上是常规的纳米压痕测试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测试设备和客户需求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