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应力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残余应力检测,残余应力检测是指对材料或构件在制造、加工(如焊接、铸造、切削、热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进行测定的一种技术手段,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残余应力检测是指对材料或构件在制造、加工(如焊接、铸造、切削、热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进行测定的一种技术手段。这些应力即使在外部载荷去除后仍然存在于材料内部,无法自行消除,因此被称为“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抗疲劳、耐腐蚀等特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结构失效或者突发性破坏。通过残余应力检测,可以了解和评估材料或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产品的设计、制造工艺优化以及结构完整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常见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盲孔法、磁测法、超声波法等。
检测标准
残余应力检测的标准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场景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 中国国家标准:
- GB/T 18570-2001《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的测量 应力松弛法》
- GB/T 22450-2008《焊接接头及焊缝 残余应力的测定 X射线衍射法》
- JB/T 6955-2007《机械产品焊接结构 残余应力评定》
2. 国际标准:
- ISO 18562:2016《金属材料 —— 残余应力的测量 —— 应力松弛法》
- ISO 13614:2017《无损检测 —— 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评估 —— X射线衍射法》
3. 美国标准:
- ASTM E915-17《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 by the Hole Drilling Strain Gage Method》
- ASTM E1426-16《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sidual Stresses by the Hole-Drilling Strain-Gage Method with Compliance Calibration》
以上均为残余应力常用的一些检测标准,主要涵盖了应力松弛法、X射线衍射法以及钻孔应变计法等检测方法。在具体应用时,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操作。
检测流程
残余应力检测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委托申请**:首先,由产品制造方或使用方向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提出残余应力检测的委托申请,并提供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和检测需求。
2. **样品准备**:按照检测要求,客户提供待测样品,检测机构确认样品状态和数量,确保其满足检测条件。
3. **方案制定**:检测机构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客户的具体需求,制定详细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案,明确检测方法(如X射线衍射法、中子衍射法、盲孔法等)及测试部位等。
4. **试验实施**:
- 对样品进行表面处理,如打标记点、钻孔等操作。
- 运用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样品进行残余应力测试,收集数据。
5. **数据分析**: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专业分析,计算出各部位的残余应力值及其分布情况。
6. **报告编制**:基于实验结果,出具客观公正的残余应力检测报告,报告中包含样品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以及可能需要的建议等内容。
7. **结果反馈与服务**:将检测报告提交给客户,如有必要,可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8. **存档管理**:检测机构对检测过程的相关记录和报告进行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或复核。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机构、检测项目及客户需求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