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针织品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抗菌针织品检测,抗菌针织品检测是指对采用抗菌技术处理或含有抗菌纤维的针织品进行一系列专业测试,以验证其是否具有有效的抗菌性能,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抗菌针织品检测是指对采用抗菌技术处理或含有抗菌纤维的针织品进行一系列专业测试,以验证其是否具有有效的抗菌性能。这类检测通常包括对针织品上的抗菌剂持久性、抗菌效果(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的抑菌率)、安全性(如皮肤刺激性、致敏性等)以及洗涤耐久性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这些严格的检测,可以确保抗菌针织品在实际使用中能够达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细菌繁殖,从而有效防止因细菌引起的不良气味和某些健康问题的能力。
检测标准
抗菌针织品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各类国家和行业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标准:
1. 中国国家标准:
- GB/T 20944.1-2007《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1部分:琼脂扩散法》
- GB/T 20944.2-2007《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2部分:吸收法》
- GB/T 20944.3-2007《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振荡法》
2. 美国AATCC标准:
- AATCC 100-2019《纺织品抗菌处理耐久性测试》
3. 日本工业标准:
- JIS L 1902-2018《抗菌加工纺织品试验方法及抗菌效果》
以上标准主要涉及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包括抗菌率、抗菌持久性等指标。在实际检测中,还会根据产品的具体用途和声称的抗菌功能,结合相关的安全性和生态环保要求进行检测。
请注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标准更新,具体的检测标准可能会有所变化,进行抗菌针织品检测时应参照最新的有效标准执行。
检测流程
抗菌针织品检测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由客户提供待检测的抗菌针织品样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按照规定数量和规格提供。
2. **申请检测**:客户向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提交检测申请,明确要求进行抗菌性能检测,并附上样品信息和预期达到的标准或规范。
3. **样品接收与确认**: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对样品的数量、外观、标识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并记录。
4. **预处理**:根据相关标准,对样品进行洗涤、烘干等预处理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反映的是针织品本身的抗菌性能而非表面残留物的影响。
5. **抗菌性能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依据GB/T 20944系列(中国)、ISO 20743(国际)等相关抗菌性能测试标准,进行抗菌效果试验,如抑菌环法、振荡法、吸收法等。
6.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抗菌率、抑菌等级等指标,分析样品抗菌性能是否达标,并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
7. **结果反馈**:将检测报告反馈给客户,对于未达标的项目,可能会提供一些改进建议或者解决方案。
8. **证书颁发**(如有需要):如果样品通过检测且客户有需求,检测机构可出具带有CMA、CNAS等标志的权威检测证书。
以上为大致流程,具体细节可能因不同的检测机构、产品类型以及适用标准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