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蚕丝被检测,蚕丝被检测是指对蚕丝被的质量、成分、安全性等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和评估过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蚕丝被检测是指对蚕丝被的质量、成分、安全性等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和评估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分检测:检测蚕丝被中的蚕丝含量,是否为纯蚕丝或者混合了其他纤维材料,以及蚕丝的种类(如桑蚕丝、柞蚕丝等)。
2. 品质检测:包括蚕丝的细度、长度、洁净度、色泽等物理特性的检测,以及蚕丝被的重量、尺寸、均匀度等指标的检查。
3. 安全性检测:主要是检测蚕丝被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如甲醛、荧光增白剂、重金属等,以及微生物污染情况。
4. 性能检测:包括蚕丝被的保暖性、透气性、吸湿性、耐磨性、抗皱性等性能的测试。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确保蚕丝被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消费者的需求,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可以通过检测结果来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
检测标准
蚕丝被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要依据的标准有:
1. **GB/T 24252-2009《蚕丝被》**:这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对蚕丝被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蚕丝含量、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异味、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填充物品质、缝纫工艺等均为检测重点。
2. **FZ/T 43016-2016《蚕丝被》**:这是纺织行业标准,与GB/T 24252-2009类似,但可能在某些具体指标上更为严格或详尽。
3. **其它相关标准**:如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涉及到产品的安全性,包括甲醛、pH值、色牢度等;GB/T 10387-2008《桑蚕丝》则对作为填充物的蚕丝原料质量进行了规定。
在实际检测中,还会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进行纤维成分分析、重量偏差测定、蓬松度测试、清洁度检查等一系列专业检测项目,以确保蚕丝被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需求。
检测流程
蚕丝被检测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首先,由客户或者委托方提供待检测的蚕丝被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能真实反映整体产品的质量。
2. **签订合同**:检测机构与客户签订检测服务合同,明确检测项目、标准依据、检测费用、完成时间等内容。
3. **样品接收与登记**:检测机构对收到的样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并进行唯一性标识。
4. **预处理**: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如剪取蚕丝样本,烘干、研磨等。
5. **检测阶段**:在实验室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如GB/T 24252-2009《蚕丝被》)或国际标准进行检测,主要涉及的项目可能有:纤维成分含量、填充物质量偏差率、清洁度、pH值、色牢度、安全性指标(如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等。
6. **出具报告**:检测完成后,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检测报告,经内部审核和批准后,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并加盖CMA/CNAS等资质印章。
7. **报告送达**:将检测报告以纸质或电子形式发送给客户,客户根据报告结果评估产品质量,作为改进产品或市场监管的依据。
以上是一般性的蚕丝被检测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不同检测机构的工作程序而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