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率测定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抑菌率测定,抑菌率测定是指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一种物质(如抗生素、消毒剂、天然提取物等)对特定细菌的抑制效果的百分比,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抑菌率测定是指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一种物质(如抗生素、消毒剂、天然提取物等)对特定细菌的抑制效果的百分比。具体操作通常包括将待测物质加入到含有一定数量细菌的培养基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比较添加了待测物质的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与未添加待测物质的对照组的细菌生长情况。
抑菌率的计算公式通常是:抑菌率 = (对照组菌数 - 实验组菌数)/ 对照组菌数 × 100%。抑菌率越高,说明该物质的抗菌效果越好,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这种测定方法常用于评价抗菌药物、食品防腐剂、化妆品抗菌成分等的抗菌效能。
检测标准
抑菌率的测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试验菌株:首先,需要选择要测试的菌株。这通常包括常见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 配制菌液:将选定的菌株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将菌液调整到一定的浓度,通常是1-5 x 10^5 CFU/mL。
3. 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无菌条件下,将菌液均匀涂抹在琼脂平板上,作为对照组。然后,将待测抗菌物质加入到另一组相同的菌液中,混合均匀后,同样涂抹在琼脂平板上,作为实验组。
4. 培养和计数: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琼脂平板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培养。培养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量。
5. 计算抑菌率:抑菌率通常定义为对照组菌落数与实验组菌落数之差除以对照组菌落数,再乘以100%。计算公式为:抑菌率 = [(对照组菌落数 - 实验组菌落数) / 对照组菌落数] × 100%
一般来说,抑菌率越高,说明待测抗菌物质的抗菌效果越好。但是,具体的评价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目的而有所不同。
检测流程
抑菌率测定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待测试的样品和对照品。样品可以是各种抗菌产品,如抗菌材料、抗菌化妆品、抗菌药物等。对照品通常是不含有抗菌成分的同类产品。
2. 实验菌株选择:选择适合的实验菌株,通常包括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 培养基制备:根据实验菌株的特性,制备合适的培养基。
4. 初始菌液制备:将选定的菌株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制备出一定浓度的菌液。
5. 测定抑菌圈法:
- 在固体培养基上均匀涂抹菌液。
- 将待测样品和对照品放置在培养基上,保持一定的距离。
- 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培养。
- 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抑菌圈越大,表示抑菌效果越好。
6. 测定最小抑制浓度法(MIC):
- 将待测样品进行系列稀释,得到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
- 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一定量的菌液和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
- 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培养。
- 通过显微镜或光密度计观察菌液的生长情况,确定能够完全抑制菌生长的最低样品浓度,即为MIC。
7. 数据分析:计算抑菌率,通常采用以下公式:抑菌率 = (对照组菌数 - 实验组菌数)/ 对照组菌数 × 100%
8. 报告出具:根据实验结果,出具抑菌率测定报告,包括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抑菌率测定流程,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步骤可能会因实验室和实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