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检验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玻璃检验,玻璃检测是指对玻璃的各类性能和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过程。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性能检测:如硬度、强度、耐磨性、透光性、折射率、厚度等,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玻璃检测是指对玻璃的各类性能和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过程。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性能检测:如硬度、强度、耐磨性、透光性、折射率、厚度等。
2. 化学性能检测:如耐酸碱性、耐腐蚀性、成分分析等。
3. 安全性能检测:如抗冲击性、热稳定性、防火性能等。
4. 外观质量检测:如表面平整度、光滑度、气泡、杂质、划痕、色差等。
5. 功能性检测:如对于特殊用途的玻璃,如钢化玻璃、夹层玻璃、LOW-E玻璃等,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测。
玻璃检测的目的是确保玻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同时也为产品质量控制、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等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标准
玻璃检测标准会因不同的用途和类型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玻璃检测标准:
1. GB/T 11614-2015: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平板玻璃》的规定,涵盖了浮法玻璃、压延玻璃、引上玻璃等各类平板玻璃的物理性能、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检测标准。
2. ISO 12543-1 to ISO 12543-7: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建筑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系列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机械性能、安全性、耐热性、耐湿性等方面的检测标准。
3. ASTM C1036-18:这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平板玻璃标准规范》,规定了平板玻璃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标准。
4. EN 572-1 to EN 572-9:这是欧洲标准《建筑用玻璃》系列标准,涵盖了浮法玻璃、压花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等各种建筑用玻璃的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针对特殊用途玻璃的检测标准,如汽车玻璃的GB 9656-2016、电子玻璃的IEC 61010-2-01等。在进行玻璃检测时,应根据其具体用途和类型选择适用的标准进行检测。
检测流程
玻璃检测流程一般如下:
1. 申请检验:首先,由使用者或制造商向检测机构提出检测申请,并提供相关的产品信息和样品。
2. 样品接收:检测机构接收样品后,会进行初步的外观检查和记录,确认样品的状态和数量。
3. 制定检测方案:根据申请的检测项目和标准,检测机构会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
4. 实施检测:检测人员按照检测方案进行检测,这可能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热性、透光率等)、化学成分分析、安全性评估等。
5. 数据分析: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会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6. 出具报告: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检测机构会出具公正、客观的检测报告。报告中会详细列出检测项目、方法、结果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结论。
7. 报告审核和发布:检测报告需要经过内部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审核通过后,报告将被正式发布给申请人。
8. 后续服务: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检测机构可能会提供整改建议或进一步的跟踪检测服务。
以上就是一般的玻璃检测流程,具体的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机构和产品类型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