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异常KKAy小鼠模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糖耐量异常KKAy小鼠模型,糖耐量异常KKAy小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研究动物模型,它是通过对正常小鼠进行基因改造或选择性培育而获得的,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糖耐量异常KKAy小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研究动物模型,它是通过对正常小鼠进行基因改造或选择性培育而获得的。KKAy小鼠体内携带Akita和Yellow Avy两种突变基因,这种小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逐渐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并且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表现出类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的糖耐量异常特征,如血糖升高、糖耐量下降等。此模型对于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标准
糖耐量异常KKAy小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研究模型,其标准主要包括:
1. 血糖水平:正常小鼠空腹血糖通常在6.0mmol/L以下,而KKAy小鼠模型的空腹血糖通常会逐渐升高至7.0mmol/L以上,甚至更高。
2. 糖耐量试验: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小鼠在摄入葡萄糖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变化。正常小鼠血糖在负荷后1-2小时内可恢复到基础水平,而KKAy小鼠模型血糖下降速度明显减慢,血糖峰值显著增高,表明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下降。
3. 体重变化:KKAy小鼠具有明显的肥胖特征,体重增加迅速且超过对照组小鼠。
4. 其他指标:可能伴有胰岛素抵抗,即血浆胰岛素水平上升或维持在较高水平;部分小鼠可能出现血脂代谢异常等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生化指标改变。
建立KKAy小鼠模型后,需要定期监测并记录上述各项指标,以确保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检测流程
KKAy小鼠是一种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其糖耐量异常表现在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降低,模拟了人类2型糖尿病的部分病理生理特征。以下是建立和检测糖耐量异常KKAy小鼠模型的基本流程:
1. 模型购买与饲养:从专业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处购买健康的KKAy小鼠,按照标准的SPF级实验动物饲养条件进行饲养,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周期以及饮食等。
2. 适应期观察:购入后先让小鼠有一段适应期,期间注意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食欲、体重变化等,确保小鼠健康。
3. 高脂饲料干预(非必须步骤):为了加速糖耐量异常模型的形成,可以给予KKAy小鼠高脂饲料喂养一段时间。
4. 糖耐量试验:
饥饿处理:在测试前将小鼠禁食6-16小时(通常选择12小时),但要保证饮水自由。
葡萄糖灌胃:按照每克小鼠体重给以一定剂量的无菌葡萄糖溶液(通常为2 g/kg)进行灌胃。
血糖监测:在葡萄糖灌胃前(0分钟)、灌胃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分别从小鼠尾静脉取血,使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
数据分析:绘制血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评估小鼠的糖耐量情况。
5. 结果判定:正常小鼠在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会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至基础水平;而KKAy小鼠由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血糖上升幅度更大且下降缓慢,表现为糖耐量异常。
以上就是利用KKAy小鼠构建糖耐量异常模型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验设计和实验室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并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