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忠科集团提供的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我们的服务 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主要用于模拟和研究人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以及药物疗效评价等。
该模型的构建通常通过一次性或多次注射链脲霉素给正常大鼠,由于链脲霉素对胰岛β细胞具有特异性毒性作用,可导致大鼠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进而引发高血糖症,建立糖尿病模型。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糖尿病大鼠会出现肾脏病变,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形成糖尿病肾病模型。
这种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和平台。

检测标准


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是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工具。该模型构建的标准流程一般如下:
1. **动物选择**:通常选择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约在180-220g之间。
2. **STZ注射**:将链脲霉素用冷 citrate buffer(pH 4.5)溶解,一般浓度为60-100mg/kg体重。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大鼠一次性足量STZ。注射前需禁食12小时,注射后也要禁食4小时左右。
3. **血糖监测**:注射STZ后72小时开始测定血糖水平,连续监测数日,当空腹血糖水平≥16.7mmol/L时,即可认为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
4. **糖尿病肾病的确认**:模型建立后,通常需要经过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让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和表现明显,通过检测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认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请注意,具体操作细节可能因实验设计和实验室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仅为常规操作流程,实际操作应遵循所在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实验方案,并严格遵守实验动物福利及使用规定。

检测流程


构建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实验动物选择与分组: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
2. 糖尿病模型建立:通常采用腹腔注射链脲霉素的方式。首先,将STZ用冷无菌生理盐水溶解至一定浓度,然后根据大鼠体重计算给药剂量,快速注入大鼠腹腔内。注射后禁食过夜,次日开始自由饮水进食,并监测血糖水平。连续几天观察,当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如>16.7mmol/L),则说明糖尿病模型成功建立。
3. 肾病模型形成:糖尿病大鼠在高血糖状态下,随着时间推移自然会发展出糖尿病肾病的一些特征,如尿蛋白排泄增加等。为了加速模型的形成,可能需要长期给予高糖饮食,并定期检测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相关指标以评估肾脏功能。
4. 模型验证: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如光镜、电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变)、生化指标测定(如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等)以及肾脏功能相关分子标志物检测等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制作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因研究需求和实验室条件有所不同,需严格遵循实验动物伦理要求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主动脉弓缩窄术诱导小鼠肥厚型心肌病模型

主动脉弓缩窄术诱导小鼠肥厚型心肌病模型

HCL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HCL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炎症诱导小鼠肠癌模型

炎症诱导小鼠肠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