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压迫大鼠模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颈脊髓压迫大鼠模型,颈脊髓压迫大鼠模型是一种实验动物模型,主要用于模拟人类颈椎病、外伤等原因导致的颈脊髓压迫病理状态,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颈脊髓压迫大鼠模型是一种实验动物模型,主要用于模拟人类颈椎病、外伤等原因导致的颈脊髓压迫病理状态。该模型通过手术方法在大鼠颈部制造一定程度的脊髓压迫,研究脊髓受压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药物、物理治疗等干预手段的效果,为临床治疗颈脊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颈椎间盘突出模型、颈椎管狭窄模型等。
检测标准
颈脊髓压迫大鼠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实验模型。其制作标准大致包括以下步骤:
1. 实验动物选择:一般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约200-300g。
2. 麻醉方式:采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或其他合适的麻醉剂进行全身麻醉。
3. 手术操作:在颈部皮肤消毒后做中线切口暴露颈椎,通过C5-C6椎间隙植入特制的器械(如自制的脊髓压迫器或Harrington 棍等),模拟人类颈椎病或外伤导致的脊髓压迫状态,调整压力至所需值并维持一定时间(比如30分钟)。
4. 观察指标:模型成功后,通过行为学评价(如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系统)、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免疫组化等)以及电生理检测等多种方法评估脊髓功能损害程度和恢复情况。
注意:以上内容为一般构建颈脊髓压迫大鼠模型的基本流程,具体的操作细节(如压迫持续时间、压迫力大小等)需根据实验设计和目的进行科学设定,并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规范。
检测流程
建立颈脊髓压迫大鼠模型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实验动物准备:选择健康、体重适中的雄性或雌性大鼠,一般选用SD大鼠。
2. 麻醉:通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等麻醉剂进行全身麻醉。
3. 体位固定:将麻醉后的大鼠置于手术台上,固定颈部,保持头颈部与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4. 手术切口:在颈部皮肤消毒后,沿颈部中线做一纵向切口,暴露颈椎。
5. 制备压迫物:通常使用特制的椎间盘突出器或者自体骨片等作为压迫物。
6. 安放压迫物:选定压迫部位(如C5-6或C6-7椎间隙),通过手术操作将压迫物植入并固定,模拟人类颈椎病的病理过程,实现对颈脊髓的压迫。
7. 关闭切口:压迫物安放完成后,逐层缝合肌肉和皮肤,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观察大鼠恢复情况。
8. 观察与评价:术后定期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的变化,必要时可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式评估模型构建的成功与否以及病情进展。
请注意,以上步骤为一般性的描述,具体实验操作需遵循实验动物伦理要求,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