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汗渍色牢度检测

忠科集团提供的耐汗渍色牢度检测,耐汗渍色牢度是一种衡量服装材质在长时间、高湿条件下,对染料、油墨或洗涤剂的抗污能力的性能指标,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耐汗渍色牢度检测
我们的服务 耐汗渍色牢度检测
耐汗渍色牢度是一种衡量服装材质在长时间、高湿条件下,对染料、油墨或洗涤剂的抗污能力的性能指标。这种测试主要是通过将衣服浸泡在含有特定颜色和种类染料的溶液中,并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和附着情况来判断服装的颜色稳定性。
具体来说,耐汗渍色牢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稳定性:衣服是否能够在常温下长时间地穿着而不褪色、褪色程度和范围是否稳定。 2. 湿热表现:衣服是否在汗水、油脂等液体的浸泡下能够保持原来的颜色和图案,不会出现明显的变色或失去颜色的现象。 3. 耐磨损性:衣物在接触水、汗液等介质后,是否会因为摩擦、磨擦或其他机械力的作用而导致颜色变化或脱色。 4. pH值敏感性:根据所使用的染料品种,衣服是否能够承受不同的酸碱环境对其颜色的影响。 5. 光泽度:衣物在光照下,是否能保留原有的光泽度和明亮度,不受紫外线照射的影响。 6. 化学反应性能:衣服与各种化学试剂如染料、清洗剂、油墨等的反应速度、反应强度以及反应产物的形态和性质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上述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得出衣物的耐汗渍色牢度等级,从而判断其在实际使用中的颜色耐久性和清洁度。例如,对于一款日常穿着的棉质T恤,如果在普通的手洗条件下,在20℃下浸泡30分钟后进行漂白,然后自然晾干,如果衣物色泽没有明显褪色或者发生质地改变,同时在光照下保持原有光泽,且无任何化学反应现象,那么这款T恤的耐汗渍色牢度可能为良好的级别,表明其对染料、洗涤剂的耐受性良好,适合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反之,如果在上述测试中发现部分部位的颜色褪色严重,或者出现面料变形、褪色、光泽度降低等问题,那么该T恤的耐汗渍色牢度可能较低,需要进一步关注其清洗方法和保养建议。

耐汗渍色牢度检测标准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是一种衡量衣物在洗涤、晾晒和穿着过程中其耐洗性和颜色稳定性的重要性能指标。以下是针对服装耐汗渍色牢度的标准:
1. 洗涤和烘干试验: - 清洗:使用含有特殊酶的清洗剂,以模拟日常洗衣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洗涤频率等条件。 - 干燥:将样品浸泡在30℃-45℃的水中10分钟,然后置于干燥机中,每次喷洒不超过5%的水进行烘干,要求脱脂率为70%-80%,并保持样品无明显变形。
2. 穿着试验: - 预穿:将未经过染色或整理的样体制作成一系列的不同尺寸和款式的衣物,放入不同色牢度的衣箱内。 - 镜头检测:根据GB/T 6939-2011《纤维织物彩色及纺织品短时间色牢度试验方法》进行拍摄,确保光线充足且颜色匹配。 - 测试步骤:对每件衣物从浅色到深色,连续至少重复5次洗涤、干燥和清洗试验,记录下的最佳结果为色牢度等级。
3. 耐高温试验: - 将样品放入温度高达400℃的烘箱中,持续5分钟后取出,检查是否褪色或变形。 - 最佳结果显示,产品应能够经受住高温而不褪色,无明显变形。
4. 低温试验: - 将样品放入温度低于40℃的恒温箱中,持续1小时后取出,检查是否褪色或变形。 - 最佳结果显示,产品应能够在低温下保持颜色鲜艳,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5. 其他试验: - 染色试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色调进行试验,如深蓝色、浅蓝色、灰色、黑色、白色、米黄色等,以评估样品在染色后的耐洗性。 - 手感试验:用手指轻轻触摸样品,观察是否有不良气味、触感、厚度等是否影响色泽及耐洗性。
6. 标准色牢度: - 色牢度等级按照以下标准划分:强、弱、极弱、合格、不合格。 - 强级:表示对各种色牢度的测试均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耐洗性良好,色彩稳定。 - 中级:表示某些色牢度略有不足,但通过适当的处理(如修复、染色、熨烫等)仍能达到良好的色彩效果。 - 弱级:表示部分色牢度较低,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才能提高色彩稳定性和耐洗性。 - 极弱级:表示色牢度完全无法满足标准,需进一步加强处理或重新设计生产流程。
以上是针对服装耐汗渍色牢度的基本标准,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可能还会依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生产工艺进行更具体的调整和优化。对于任何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关注这些标准和评价方式,有助于了解产品的可靠性,做出适合自身需求的选择。

耐汗渍色牢度检测流程


耐汗渍色牢度检测的流程通常如下:
1. 采购:首先,选择一家具有相关资质和设备的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进行采购。这些机构应具备专业的色牢度测试设备、样品处理工具、质量管理体系等,并且需要在行业内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2. 样品准备:在进行颜色对比试验之前,需要先确定待测产品的需求。这可能包括纺织品、服装、鞋子或其他产品样本,每种产品应该包含一定数量的样品种类以代表不同种类和用途的产品。
3.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产品需求设计一份色牢度测试方案,包括目标色牢度、色差控制方法(如色环法、基线法)、色谱分析、实验时间表等。同时,对每个样本应设置一个独立的测试条件,例如温度、湿度、洗涤方式等,确保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4. 色温测定:对于纺织品,可以使用高温计测量产品在50℃下经过12小时后所呈现出的颜色变化。对于服装和鞋子,可以在75℃、90℃或100℃下进行测试,要求至少通过一次洗涤和烘干后观察,直到产品出现明显褪色或变形现象。
5. 气相色谱分析:将已知标准色拉平并添加到色谱仪中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用来比较待测产品的色牢度与预期标准色牢度之间的差异。常用的气相色谱技术有毛细管柱色谱法、填充柱色谱法等,其中毛细管柱色谱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色谱方法,可用于检测多种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溶剂对颜色的影响。
6. 环境实验:在恒定条件下进行环境试验,比如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对样品色牢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样品或者改变实验条件来实现。
7. 数据收集和记录:测量完成后,记录每个样品的色牢度数据,包括未处理样品、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潮湿、光线)所显现的颜色变化以及对应的色牢度等级(如AC1、AC2、AC3等)。
8. 结果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被测试产品的色牢度水平是否达到期望标准。若样品的色牢度低于预期,可能意味着该产品存在色牢度缺陷,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改进;反之,如果样品的色牢度符合预期,则说明其色牢度处于良好状态。
9. 报告撰写和报告审核:由专业人员编写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色牢度测试过程、数据分析、结果解读、改进措施等内容。报告应详细解释色牢度缺陷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并提供一些预防色牢度衰退的方法,如改进染色工艺、优化纤维配方、提高原材料质量等。
10. 合同签订:按照签署的合同条款,将检测结果及相关信息反馈给客户,并告知客户需要的后续处理方式(如返修、替换或重新生产),以便客户确认其满意程度。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最终产品的销售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特殊情况做好预案,以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如何测某种材料的耐摩擦色牢度

如何测某种材料的耐摩擦色牢度

耐折性能

耐折性能

渗透压摩尔浓度

渗透压摩尔浓度

拉伸蠕变试验

拉伸蠕变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