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吸附测试

忠科集团提供的氮气吸附测试,氮气吸附测试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积和孔径分析方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氮气吸附测试
我们的服务 氮气吸附测试
氮气吸附测试是一种常见的表面积和孔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固体材料(如催化剂、吸附剂、陶瓷、炭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以及孔体积等物理化学性质。该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BET(Brunauer-Emmett-Teller)理论,利用氮气在低温下对固体材料表面的吸附特性进行分析。
具体实验过程是在极低温度下(通常为液氮温度,约-196℃),让样品与高纯氮气接触,氮气分子会在样品的孔隙内形成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吸附。通过精确测量不同相对压力下氮气的吸附量,可以推算出样品的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大小和数量分布等信息。
这种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新材料研发、催化剂性能评价、环保领域污染物吸附性能研究等多个科学和技术领域。

氮气吸附测试标准


氮气吸附测试是一种常见的表征多孔材料如活性炭、分子筛、陶瓷、土壤等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方法,主要依据的标准有:
1. 国际标准ISO 15901-1:2014《无机多孔材料 - 氮吸附容量测定 - 第1部分:静态体积法》。
2. 中国国家标准GB/T 19587-201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3.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D6556-19《用氮气吸附法测定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的比表面积的标准试验方法》。
4. 日本工业标准JIS K 1510-2012《通过氮气吸附法测定多孔质无机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实验设备、样品处理、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数据分析(如BET理论、BJH孔径分布模型)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氮气吸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氮气吸附测试流程


氮气吸附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常用于催化剂、吸附剂、电池材料、陶瓷材料等各种多孔材料的性能评估。以下是大致的测试流程:
1. 样品准备:首先,由客户提供待测样品,实验室需对样品进行清洁处理,确保无杂质干扰,并根据样品特性(如颗粒大小、形状等)选择合适的称样量。
2. 预处理:将样品在一定温度下烘干脱水,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反映样品的真实孔隙结构,而不是包含水分的影响。
3. 氮气吸附测试:
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氮气吸附仪中,然后逐渐降低样品池内的压力,使得氮气分子开始被样品孔隙吸附。
通过监测氮气吸附量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可以获得吸附等温线数据。
测试通常会在77K(液氮温度)下进行,因为此时氮气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主要为单层物理吸附,有利于孔径分析。
4. 数据分析:
利用BET理论计算比表面积;
利用BJH模型、HK模型或其它模型解析吸附等温线数据,获取孔径分布信息,包括总孔体积、平均孔径、微孔与介孔比例等参数。
5. 报告编写与审核:测试完成后,实验室会出具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实验条件、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等内容,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后提交给客户。
以上就是氮气吸附测试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实验室设备型号、客户要求以及样品特性有所调整。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着色强度检测

着色强度检测

致病菌检测

致病菌检测

表面硬度测试

表面硬度测试

耐磨性检测

耐磨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