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率测试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导热率测试,导热率测试是指测定材料的导热性能的一种实验方法,其目的是确定材料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度梯度下,能够通过自身的传导方式传递热量的能力大小,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导热率测试是指测定材料的导热性能的一种实验方法,其目的是确定材料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度梯度下,能够通过自身的传导方式传递热量的能力大小。这个物理量通常用符号λ(lambda)表示,单位是W/(m·K),即瓦特每米每开尔文。
在工程领域和材料科学中,导热率是一项重要的物理参数,对于评价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设计隔热材料或高效热交换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测试方法有稳态法和非稳态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和不同的使用条件,可以选择相应的测试标准和设备进行精确测量。
导热率测试标准
导热率(或热导率)的测试标准会根据不同的材料类型和应用领域有所不同,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导热率测试标准:
1. 国际标准:
- ISO 22007-2: 硅橡胶、橡胶及塑料等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测定。
- ISO 8301: 建筑产品用无机材料热导率的测定。
2.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 ASTM C518: 利用热流计法测量稳态热流下平板状热绝缘材料的热导率和热阻。
- ASTM E1530: 测定固体材料热扩散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3. 中国国家标准:
- GB/T 10294-200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防护性能的测定(热流计法)。
- GB/T 30128-2013: 固体材料热导率的测定。
4. 日本工业标准:
- JIS A 1412: 绝热材料热传导率的测定方法。
在进行导热率测试时,应选择与待测材料相适应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具体的测试设备和方法也会因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热流计法、激光闪光法、热线法等。
导热率测试流程
导热率测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具体可能会因不同实验室或机构的操作规程有所差异:
1. 样品准备:
提供待测材料的样品,确保其满足测试要求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
若样品为复合材料或非均质材料,需要明确测试的方向(如垂直方向、横向等)。
2. 设备校准:
使用标准物质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3. 安装样品:
将样品按照规定的条件安装到热导率测试仪中,如热流法中的热板法、防护热流计法,或者稳态法中的热线法、护热平板法等设备。
4. 实验设置:
设置温度梯度:在样品两端产生一定的温度差,或者通过加热/冷却来控制稳定的温度场。
设定测试参数:如热源功率、测试时间等。
5. 数据采集:
启动测试程序,记录并监测样品两侧的温度变化、热流量等相关数据。
6. 数据分析计算:
根据采集的数据,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出样品的热导率。例如,在一维稳定状态下,热导率可通过傅里叶热传导定律进行计算。
7. 结果验证与报告:
对计算得出的热导率值进行验证,确认其是否符合预期或标准范围,并出具检测报告。
8. 复核及存档:
检测结果经相关人员复核无误后,正式出具检测报告,并将原始数据和报告归档保存。
以上流程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技术依据需参考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如ASTM、ISO等。同时,选择具有资质且信誉良好的检测机构进行测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