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伸长率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屈服伸长率,屈服伸长率是指材料在受力发生塑性变形时,从开始加载到材料达到屈服强度时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比值,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屈服伸长率是指材料在受力发生塑性变形时,从开始加载到材料达到屈服强度时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比值。这个参数反映了材料在承受载荷直至开始出现塑性变形(即失去弹性阶段)时,其形状改变的程度或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具体计算公式为:屈服伸长率 = (屈服时试件长度的增量 - 原始试件长度) / 原始试件长度 × 100%。
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屈服伸长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材料在工程结构中的使用性能和安全设计。
屈服伸长率标准
屈服伸长率是衡量材料在受力达到屈服强度时的塑性变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屈服伸长率(εs)= (L0 - Ls)/ L0 × 100%
其中,L0 为试样原始标距长度,Ls 为试样在屈服阶段的长度。
具体的屈服伸长率标准会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和使用要求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建筑结构用钢筋,我国的标准规定HRB335、HRB400、HRB500等不同级别的钢筋,其屈服伸长率应分别不小于25%、25%、27%;而对于金属材料如普通碳素钢,其屈服伸长率一般要求大于或等于20%。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标准请参照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
屈服伸长率流程
屈服伸长率测试通常用于评估材料在受力达到屈服强度时的塑性变形能力,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制备:
首先,从待测材料上截取具有代表性的标准试样,其尺寸、形状应符合相关国际或行业标准(例如GB/T、ASTM、ISO等)的规定,如金属拉伸试验常用的圆形或矩形截面试样。
2. 试验设备准备:
使用精密的电子万能试验机或其他适用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并确保设备已校准,满足测试精度要求。
3. 安装试样:
将试样正确安装到试验机的夹具中,确保两端固定牢固且受力均匀。
4. 预加载与测量初始长度:
在开始正式测试前,对试样进行轻微预加载,记录下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
5. 应力-应变测试:
开始以恒定的加载速率对试样施加拉力,试验机同步记录载荷和试样变形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应力(N/mm² 或 MPa)和应变(%)曲线。
6. 确定屈服点:
从应力-应变曲线上识别出屈服强度点,通常采用0.2%或0.5%的偏移法来确定。即在应力-应变曲线上找到一个点,该点相对最大直线部分的应力下降了0.2%或0.5%的应力值。
7. 计算屈服伸长率:
屈服伸长率等于试样在屈服阶段发生的应变百分比,计算公式为:(屈服时的长度变化/原始标距长度) × 100%。
8. 结果报告:
记录并报告屈服伸长率以及其他相关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
以上就是检测机构进行屈服伸长率测试的基本流程,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