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燃点检测,燃点检测,一般是指物质的燃点测定,它是衡量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开始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燃点检测,一般是指物质的燃点测定,它是衡量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开始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燃点是指物质在大气压力下,无需任何外部火源,仅依靠自身热量就能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燃点检测是材料科学、化学工业、消防安全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安全指标,对于评估和控制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石油产品、化工原料、涂料、橡胶、塑料等各类可燃物质中,准确测定其燃点对于确保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燃点检测标准
燃点检测标准通常是指物质在规定条件下,从开始加热到能够维持燃烧(火焰)的最低温度。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燃点检测标准,这些标准一般由各国的相关机构制定并发布,如中国有GB/T 21861-2017《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T 15343-2008《可燃液体闪点和燃点试验方法》等国家标准;美国有ASTM D92-15《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标准测试方法》等。
例如,在测定可燃液体燃点时,通常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样品加热并逐渐提高温度,当试样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能被外部引火源点燃,并且试样燃烧时间持续不少于5秒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
具体检测标准需参照相应国家或地区的现行有效标准进行操作。
燃点检测流程
燃点检测流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委托申请:首先,由样品所有者(如生产厂家或采购商)向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提出燃点检测的委托申请,并提供待检样品及必要的技术参数信息。
2. 样品接收与确认: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进行登记、拍照记录外观状态,并与样品提供方确认样品信息无误。
3. 预处理:根据样品特性,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烘干、研磨、混合等预处理操作,以便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样本。
4. 燃点检测:在符合标准规定的实验室条件下,按照相应的检测标准(如GB/T 267-2018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或其他适用标准)进行燃点检测。实验员将严格控制升温速率,观察并记录样品开始闪火时的温度(闪点)以及持续燃烧5秒时的最低温度(燃点)。
5.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写:完成试验后,检测人员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保结果准确可靠,并撰写检测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样品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
6. 报告审核与签发:经过内部质量控制系统审核无误后,检测机构出具正式的燃点检测报告,并发送给样品委托方。
7. 后续服务:对于有疑问或者异议的结果,检测机构还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解答。
以上为一般性流程,具体可能会因不同国家和地区法规要求、实验室规范和样品特性等因素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