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水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超纯水检测,超纯水检测是对经过特殊处理,去除了几乎所有杂质的水进行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超纯水检测是对经过特殊处理,去除了几乎所有杂质的水进行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这种水在科研、医药、电子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要求水质纯净度极高,几乎不含有任何溶解性固体、有机物、微生物、离子等杂质。
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导率:用来衡量水中离子含量,超纯水电导率应非常低。
2. 总有机碳(TOC):检测水中有机物质总量。
3. 颗粒物数量:通过颗粒计数器检测水中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
4. 微生物:如总菌落数、内毒素含量等,用于评估水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5. 离子含量:如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特定离子的浓度检测。
通过这些严格的检测,确保超纯水达到相应的应用标准和要求。
超纯水检测标准
超纯水的检测标准通常依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进行,例如在科研、电子、医药等领域中,其主要指标包括电阻率、TOC(总有机碳)、颗粒物含量、微生物数量、重金属离子浓度等。
1. 电阻率:超纯水的电阻率通常要求达到18.2 MΩ·cm或更高,这是衡量水中离子杂质含量的重要参数。
2. TOC:总有机碳含量应尽可能低,一般要求在50 ppb以下甚至更低。
3. 颗粒物:对于0.1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每毫升中的颗粒数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按照ASTM D1193-16的要求,Class I级别的超纯水需满足每毫升不超过1个颗粒。
4. 微生物:超纯水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数量需要严格控制,通常要求无菌。
5. 重金属离子:如钠、钾、钙、镁、铁、铜、铅、锌、镉、铬、镍、银等重金属离子浓度需极低,通常是以ppb或ppt级别来衡量。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用途可能还会对超纯水的其他指标有所要求,比如pH值、溶解氧含量等。具体的检测标准应参照相应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如中国的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美国的ASTM D1193-16《实验室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规格》等。
超纯水检测流程
超纯水检测的流程通常如下:
1. 样品采集:首先,由客户提供或由检测机构到现场采集超纯水样品。采集过程需确保采样器具洁净无污染,并且采样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样品接收与登记:样品送至实验室后,进行样品接收并详细记录样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样品名称、来源、采样日期、采样时间、采样人等。
3. 样品预处理:根据待测项目对样品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如过滤、稀释、沉淀等步骤,以去除可能干扰检测结果的杂质或颗粒物。
4. 检测分析:在满足实验环境条件(如恒温、恒湿、无尘等)的实验室中,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使用精密仪器(如离子色谱、紫外可见光谱仪、电导率仪、电阻率仪、TOC分析仪等)对超纯水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例如电导率、TOC(总有机碳)、微生物含量、颗粒物数量、重金属离子含量等。
5. 数据处理与结果审核:将原始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样品的各项目检测结果,并由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严格审核,确认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6. 出具报告:审核无误后,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并由授权签字人在报告上签发。报告内容应包括样品信息、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及结论等内容。
7. 报告发放与服务:将最终的检测报告送达客户,并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解读和技术咨询服务。
以上为大致流程,具体细节可能会根据不同实验室的规定和实际操作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