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滤点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冷滤点检测,冷滤点检测是一种衡量燃油或者润滑油低温流动性能的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其在低温环境下能否顺利通过过滤器并保持正常流动的能力,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冷滤点检测是一种衡量燃油或者润滑油低温流动性能的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其在低温环境下能否顺利通过过滤器并保持正常流动的能力。
具体来说,对于柴油而言,冷滤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柴油开始不能通过标准过滤器时的温度。当柴油的温度降至冷滤点时,其中的蜡质会结晶析出,堵塞过滤器,导致供油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冷滤点是评定柴油低温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对于润滑油而言,也有类似的测试来确定其在低温下保持流动性而不变得过于粘稠以至于无法有效润滑的程度。
总的来说,冷滤点检测是确保燃料或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性能,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检测手段之一。
冷滤点检测标准
冷滤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柴油开始无法通过过滤器的最低温度,它是评价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在中国,冷滤点的检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 261-2017《石油产品和添加剂 低温流动性测定法(冷滤点)》进行。
该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步骤主要包括:
1. 将试样冷却到预期的冷滤点以下一定温度。
2. 然后通过一个规定尺寸的过滤器以恒定的速率泵入空气,使柴油样品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循环。
3. 每隔一段时间升高温度,并记录下柴油能够顺利通过过滤器的最高温度,这个温度即为该柴油的冷滤点。
此标准适用于测定各类轻质石油产品(如柴油、煤油等)的冷滤点,对于保证柴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供油具有重要意义。
冷滤点检测流程
冷滤点是指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柴油等石油产品冷却到不能通过过滤器时的最高温度,是衡量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以下是实验室进行冷滤点检测的基本流程:
1. 样品准备:首先,从送检样品中抽取一定量的柴油样本,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2. 预处理:将样本在规定的温度(如室温)下平衡一段时间,确保样本达到实验所需的稳定状态。
3. 降温:将试样放入冷滤点测定仪中,按照标准规定的速率逐渐降低温度。比如,对于柴油冷滤点测试,一般采用每分钟冷却5℃的速度。
4. 过滤试验:当温度降至一定值时,启动过滤程序,通过一个模拟发动机燃油系统的过滤装置对试样进行过滤。
5. 观察记录:观察并记录试样能够顺利通过过滤器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即为该柴油的冷滤点。
6. 结果确认:重复试验以验证结果的一致性,并出具检测报告。
请注意,具体的检测步骤和设备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际或国家标准有所差异,例如ASTM D6371、GB/T 2430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