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油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废油检测,废油检测是对使用过的、失效的或者被替换下来的各类润滑油、燃料油以及工艺用油等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和污染指标的分析与测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废油检测是对使用过的、失效的或者被替换下来的各类润滑油、燃料油以及工艺用油等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和污染指标的分析与测试,以判断其品质变化程度、污染状况以及是否可以回收再利用。废油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不当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废油检测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粘度、水分含量、酸值、闪点、机械杂质、氧化安定性、残炭、元素分析(如硫、氮、铅、磷等)、磨损金属成分分析、油泥析出量、污染度等。
废油检测标准
废油检测标准通常依据不同的废油类型和相应的环保法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1-2007):对废矿物油进行了定义,并规定了其危险特性鉴别指标。
2. 《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对废矿物油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处置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并规定了相关检测项目如水分、酸值、闪点、机械杂质及水溶性酸碱等。
3. 《固体废物 污染物含量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42-2015):可用于废矿物油中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的检测。
4.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对土壤中废油污染物含量设定了限值。
5.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还会出台地方性的废油管理规定和检测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废油的检测内容一般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粘度、闪点、倾点、水分、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如酸值、碱值、硫含量、氯含量、重金属含量、毒性物质含量等)以及环保特性(如多环芳烃、苯并[a]芘、石油类有机物总量等)。
废油检测流程
废油检测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样品采集: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在产生废油的设备或储存设施中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确保样品能够真实反映废油的整体质量。
2. 样品标记与记录: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清晰、准确的标识,包括但不限于样品来源、采集时间、采集人等信息,并做好详细记录。
3. 样品运输与保存:
样品需按照特定要求妥善包装,防止泄露和污染,然后在指定时间内送到检测机构。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符合相应的安全和环境管理规定。
4. 接收与登记:
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核对样品标签信息并进行登记入库。
5. 样品预处理:
检测前,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过滤、匀质、稀释等预处理操作,以便于后续实验分析。
6. 实验室检测:
按照相关检测标准(如GB、ASTM等),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光谱分析等方式对废油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如含水率、酸值、粘度、闪点、重金属含量、磨损金属颗粒等。
7.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写:
分析测试结果,评估废油品质及潜在危害性,撰写检测报告,内容包括样品描述、检测项目、方法、结果、结论等。
8. 报告审核与发布:
报告经过内部审核无误后,出具正式的废油检测报告,并将报告发送给委托方。
以上流程旨在确保公正、公平、科学、准确地完成废油的质量检测,为废油的回收利用、环保处置以及相关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