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纸片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药敏纸片检测,药敏纸片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也称为Kirby-Bauer法或者纸片扩散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药敏纸片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也称为Kirby-Bauer法或者纸片扩散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以快速、简便地测定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具体操作是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药敏纸片贴在接种有特定细菌的琼脂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孵育后,抗生素会从纸片中扩散到周围的培养基中,形成浓度梯度。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该病原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抑菌圈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生素越敏感,反之则表示耐药。
通过药敏纸片检测,医生可以根据结果选择针对性强、疗效好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因盲目用药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药敏纸片检测标准
药敏纸片检测(Disk Diffusion Susceptibility Test)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方法,主要用来测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菌液制备**:首先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并纯化出目标菌株,调整菌液浓度至0.5麦氏比浊标准,相当于约1-2×10^8 CFU/mL。
2. **平板接种**:将含菌液均匀涂布于含有适当培养基(如M-H琼脂平板)上,确保整个平板表面均匀覆盖菌液。
3. **药敏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菌液的平板上,按照规定的距离和位置贴放含有特定浓度抗生素的药敏纸片。
4. **孵育**:将接种好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通常在35℃±2℃下孵育16-24小时。
5. **结果判读**:根据抑菌圈大小对照CLSI(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UCAST(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标准,判断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S)、中介(I)或耐药(R)。
以上是药敏纸片检测的基本流程和标准,但具体操作细节可能因实验室条件、菌种及抗生素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应严格按照相关指南进行操作。
药敏纸片检测流程
药敏纸片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本采集:首先,从患者感染部位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如血液、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
2. 病原菌分离培养:将采集的样本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的病原菌。
3. 制备菌液:待病原菌生长良好后,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宜的稀释液制备成一定浓度的菌液。
4. 药敏纸片贴附:取商业化的药敏纸片(每种药物一片),均匀地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液的固体培养基(如M-H琼脂)上。每片纸片中含有固定剂量的抗生素。
5. 培养孵育:将上述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温度(通常为35-37℃)下孵育16-24小时。
6. 结果判读:孵育结束后,根据抑菌圈大小(即纸片周围无菌生长的区域)对照CLSI(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或EUCAST(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的标准,判断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为敏感、中介和耐药三种结果。
7. 报告出具:将最终的药敏试验结果整理成报告,供临床医生参考,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以上就是药敏纸片检测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需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及质量控制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