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需氧量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生化需氧量检测,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BOD)检测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来衡量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检测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来衡量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它是通过测量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时消耗氧气的量,来间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定温度(如20℃)条件下,让水样静置5天,期间微生物对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这个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量就被定义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BOD值越高,说明水体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体受到的有机污染越严重。
因此,生化需氧量检测是评估水质、控制水体有机污染和评价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化需氧量检测标准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要的溶解氧量,是衡量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国家标准:在中国,生化需氧量的检测主要依据《水质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五日培养法》(GB 7488-1987)进行。
2. 测定方法:一般采用五日培养法,即将样品在20℃条件下密闭培养5天后,通过测量样品消耗氧气的量来确定BOD值。也有快速测定法,但需要特定仪器设备。
3. 计算标准:通常以每升水样在一定时间内(如5天)生物氧化所消耗氧气的质量毫克数表示,单位为mg/L。
4. 检测限值:不同类型的水体对BOD的要求不同,例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Ⅰ类、Ⅱ类水体BOD≤2mg/L,Ⅲ类水体BOD≤6mg/L,以此类推。
请注意,具体的检测标准和限值可能随着环保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更新而有所变动,应参考最新的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执行。
生化需氧量检测流程
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检测流程一般如下:
1.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根据检测需求,在指定地点和时间采集水样。水样应充满采样瓶并尽快进行分析,若不能立即分析,则需加入硫酸或高氯酸等化学试剂进行固定,防止样品中的微生物继续消耗氧气,并在4℃冷藏条件下保存。
2. 样品预处理:
测定前将样品恢复至室温,对于已固定的样品,需先进行解固定处理。
3. 接种稀释:
将样品按照一定的比例用无菌稀释水进行稀释,然后将其注入特制的BOD瓶中。
4. 接种活性污泥/种子液:
向每个BOD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或经过驯化的微生物种子液,保证有足够的微生物来分解样品中的有机物。
5. 培养及测定:
将装有样品和接种物的BOD瓶密封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0±1℃下静置培养5天(也有20±1℃下培养20小时测定BOD5的情况)。分别在培养开始和结束时测定样品的溶解氧含量,两者之差即为生化需氧量。
6. 数据计算与报告:
BOD值计算公式通常为:BOD = 培养结束时溶解氧浓度
培养开始时溶解氧浓度。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出具检测报告。
以上流程是大致的常规操作步骤,具体操作可能会因实验室的具体条件和设备而有所差异,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