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粉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鱼粉检测,鱼粉检测是对鱼粉这一动物饲料原料进行品质和安全性的检验分析过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鱼粉检测是对鱼粉这一动物饲料原料进行品质和安全性的检验分析过程。鱼粉主要由鱼类、鱼骨以及其他水产品加工的废弃物经蒸煮、压榨、干燥等步骤制成,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鱼粉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
1. 营养成分分析:如粗蛋白含量、氨基酸组成、脂肪含量、水分、灰分、磷脂、矿物质等。
2. 安全性指标检测:包括重金属(铅、汞、镉、砷等)残留量、微生物指标(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抗生素及药物残留、毒素(如黄曲霉素、赤潮毒素等)等。
3. 其他质量指标:如色泽、气味、粒度等物理性状的检测。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确保鱼粉的质量符合饲料生产要求和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保障饲料安全和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鱼粉检测标准
鱼粉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感官指标**:按照GB/T 19164-2003《饲料用鱼粉》规定,鱼粉应具有正常的鱼香味,无焦味、哈喇味及其它异味,色泽为黄褐色或浅棕色。
2. **营养成分分析**:主要包括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组成等。如GB/T 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GB/T 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等。
3. **卫生指标**:包括挥发性盐基氮、组胺、沙门氏菌、重金属(铅、汞、镉、砷等)、霉菌毒素等项目,需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如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
4. **特殊指标**:针对鱼粉可能存在的掺假问题,还会进行DNA物种鉴定、三甲胺氮等特殊项目检测。
5. **标签标识检查**:产品标签应符合GB 10648-2013《饲料标签》的规定,包括产品名称、原料组成、营养成分保证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商信息等内容。
以上各项指标的具体限量要求,请参照最新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鱼粉检测流程
鱼粉检测流程通常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样品采集:首先,由客户或者检测机构的专业人员在鱼粉生产现场、仓库或流通环节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需要妥善包装并做好标识,以防止混淆和污染。
2. 样品接收与登记: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会对样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名称、来源、批号、数量、采样日期等信息,并确认样品的完整性。
3. 预处理与制备: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粉碎、混合均匀、分装等,以便后续实验分析。
4. 实验室检测:根据国家标准(如GB/T 19164-2017《饲料用鱼粉》)或其他适用标准,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水分、灰分、氨基酸组成、重金属元素、微生物指标、抗生素残留、毒素等。
5. 数据处理与报告出具:实验室完成检测后,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最终检测结果。然后撰写检测报告,报告中应详细列出检测项目、方法、结果及判定依据等信息。
6. 报告审核与发布:经过内部质量控制和技术负责人审核无误后,正式出具鱼粉检测报告,并将其发送给客户。
7. 售后服务:对于检测结果有疑问或争议的情况,检测机构应提供进一步的技术咨询和解释服务。
以上是大致的鱼粉检测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不同检测机构的规定和实际需求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