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脂肪酸含量测定

忠科集团提供的总脂肪酸含量测定,总脂肪酸含量测定是指对样品中所含的各种脂肪酸总量的分析和测定。脂肪酸是脂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总脂肪酸含量测定
我们的服务 总脂肪酸含量测定
总脂肪酸含量测定是指对样品中所含的各种脂肪酸总量的分析和测定。脂肪酸是脂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通过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食品、饲料、生物组织、化妆品等各种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及其组成,这对于研究营养成分、评估食品品质、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乙醚提取法、索氏提取法、气相色谱法等。

总脂肪酸含量测定标准


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标准通常依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行业要求,会有所不同。在中国,食品中脂肪酸总量的测定一般遵循《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这一国家标准,主要采用皂化法、酯交换法或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对于奶粉等乳制品,可能参照《GB/T 5413.7-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而对于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则可能按照《GB/T 17376-2008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在国际上,例如AOAC International(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和饲料中脂肪酸测定的标准方法。
请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实际操作应以当地现行有效的标准为依据。

总脂肪酸含量测定流程


检测机构对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接收与预处理:
样品接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接收待测样品,并记录样品的相关信息,如名称、来源、编号等。
样品预处理:根据样品类型(如食品、饲料、生物组织等)进行相应的前处理工作,通常包括研磨、匀浆、烘干、萃取等步骤,将脂肪提取出来。
2. 酯化反应:
将提取出的脂肪用甲醇或乙醇等溶剂进行皂化酯化,转化为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以便后续分析。
3. 气相色谱分析:
使用气相色谱仪(GC)进行分析。将酯化后的样品注入色谱柱中,通过调整温度程序和载气流速,使得不同类型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得以分离。
脂肪酸各组分在色谱图上表现为不同的峰,根据各峰的保留时间或与已知标准品对比,可定性确定样品中的脂肪酸种类。
4. 定量计算:
对于每个脂肪酸峰,通过内标法或者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得出各个脂肪酸的含量。
计算总脂肪酸含量,即所有检出的脂肪酸含量之和。
5. 数据处理与报告出具:
数据处理: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查数据准确性及精密度。
报告出具:根据测定结果,撰写并审核检测报告,报告中需详细列出样品信息、测定方法、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
以上是一般性的总脂肪酸含量测定流程,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步骤可能会因实验室设备、方法选择等因素有所不同。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乙酸异戊酯检测

乙酸异戊酯检测

桔梗检测

桔梗检测

青储检测

青储检测

瓜尔胶检测

瓜尔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