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

忠科集团提供的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是指对电动汽车配备的,通过电缆与电网连接进行充电的能量转换设备——车载充电机进行全面的性能和安全检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
我们的服务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是指对电动汽车配备的,通过电缆与电网连接进行充电的能量转换设备——车载充电机进行全面的性能和安全检测。这类检测通常包括:
1. **电气性能检测**:如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精度、输出电流精度、功率因数、效率等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安全性能检测**:包括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等各种保护功能是否正常有效,以及在异常情况下能否快速切断电源以确保人员和车辆安全。
3. **环境适应性检测**:如高低温工作试验、湿热试验等,看其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能否稳定工作。
4. **电磁兼容性检测**:检测车载充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对外界电磁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抗扰度。
5. **可靠性与耐久性检测**:模拟长期使用情况下的老化测试,验证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通过这些全面而严格的检测,可以保证车载充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标准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中国国家标准**: - 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34657.1-2017《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 GB/T 34658-2017《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 - GB/T 38775.1-2020《电动汽车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若涉及无线充电)
2. **国际标准**: - IEC 61851-1:2017《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 IEC 61851-21:2015《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第21部分:交流/直流供电设备》 - ISO 15118系列标准(针对车辆到电网通信及智能充电)
以上标准主要涵盖了充电机的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性能效率、充电互操作性、通信协议、计量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在实际检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产品类型和技术特点,对照适用的标准进行全面测试验证。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流程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检测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申请与资料审核:
制造商向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提交产品检测申请,同时提供产品的技术参数、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2. 样品准备:
制造商按照要求提供待检测的车载充电机样品,确保样品符合批量生产状态且具有代表性。
3. 预测试:
检测机构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确认产品标识、结构、接线等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
随后对设备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如连接确认、充电模式切换、保护功能(过流、过压、欠压、过温等)验证。
4. 性能测试:
充电效率测试:模拟不同充电场景,测量并计算充电机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能效比。
安全性能测试:包括接地连续性、耐高压、绝缘电阻、电磁兼容性(EMC)、耐久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
兼容性测试:检验车载充电机与各类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通信协议兼容性和充电策略匹配性。
5. 报告出具与认证:
根据各项测试结果,检测机构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评估和判断。
若所有测试项目均满足标准要求,检测机构将为该款车载充电机颁发合格检测报告或相应的认证证书。
6. 后续监督与复检:
通过认证的产品需接受定期的市场抽查或者工厂审查,以确保其持续符合安全及性能标准。
以上流程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检测机构及其遵循的标准有所差异。在中国,这类产品通常需要满足GB/T的相关国家标准并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等机构的认证。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光伏用胶膜检测

光伏用胶膜检测

蓄电池叉车检测

蓄电池叉车检测

覆盖层检测

覆盖层检测

电气用非浸渍致密层压木检测

电气用非浸渍致密层压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