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凳类家具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椅凳类家具检测,椅凳类家具检测是指对椅子、凳子等坐具类家具进行的一系列质量、安全、性能和环保等方面的评估与测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椅凳类家具检测是指对椅子、凳子等坐具类家具进行的一系列质量、安全、性能和环保等方面的评估与测试。这类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稳定性:检查家具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能否承受一定的静态和动态负载,以防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摇晃、松动甚至倒塌等情况。
2. 材料质量:检测家具所用材料的质量,如木材、金属、塑料、布艺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存在裂纹、虫蛀、腐朽等问题,同时也会关注其耐久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
3. 安全性检测:包括尖角、边缘是否经过倒圆处理,防止刮伤用户;是否有突出物或者缝隙以避免夹伤;如果是带升降或旋转功能的椅凳,还会对其机械运动机构进行安全性测试。
4. 环保性能:主要检测家具中各类化学物质(如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5. 功能性检测:针对椅凳类家具的舒适度、可调节性等功能进行评估。
通过这些全面而细致的检测,可以确保椅凳类家具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要求,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耐用的家具产品。
椅凳类家具检测标准
椅凳类家具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 **GB/T 3325-2017《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制造的椅凳类家具在结构安全性、稳定性、耐用性、环保性等方面的通用要求。
2. **QB/T 2280-2016《木家具 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桌类和椅凳类家具》**:适用于以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为主要基材的椅凳类木家具,对家具的外观质量、理化性能、力学性能、安全性能等有详细规定。
3. **GB 28007-2011《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针对儿童使用的椅凳类家具,从安全、环保、使用性能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比如尖角、突出物、折叠机构、翻门翻板的安全性等。
4. **GB/T 10357.3-2013《家具 桌、椅、凳类主要尺寸》**:对各类椅凳家具的主要尺寸,包括座高、座深、座宽以及靠背角度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5. **QB/T 4238-2011《软体家具 弹簧软床垫和沙发抗引燃特性的评价》**:对于含有弹簧和填充物的软体椅凳,其阻燃性能也有相应的检测标准。
以上这些标准都是中国国家及行业标准,具体检测时还需结合产品的实际材质、功能特性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标准进行检验。同时,出口的家具产品还需要符合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
椅凳类家具检测流程
椅凳类家具检测流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申请与委托:首先,生产商或销售商需要向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提交检测申请,并提供待检产品的基本信息,如产品类型、规格型号、材质等。
2. 样品接收与登记:检测机构收到样品后,会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记录,包括样品数量、外观状况、标识标签等内容,并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记。
3. 预处理与拆分检验: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可能需要对椅凳类产品进行预处理,如环境适应性稳定处理。然后按照结构特性进行合理拆分,以便后续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
4. 检测实施阶段:
安全性检测:主要包括稳定性、强度、耐久性、尖端边缘及突出物、折叠与锁定装置的安全性能等。
环保性检测:主要检测甲醛释放量、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含量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功能性检测:如座椅调节功能、承载能力、舒适度(如座垫回弹力)等。
表面质量检测:包括涂层附着力、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5.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写:检测完成后,实验室工程师会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判断产品是否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并出具公正、客观、详实的检测报告。
6. 报告审核与发布:报告经过内部复核无误后,将正式发布给客户,作为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7. 不合格品处理:如果产品在检测中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检测机构通常会给出整改建议,并协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机构、检测项目和执行标准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