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

忠科集团提供的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是指对用于移动电话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进行的一系列性能、安全、可靠性的测试和评估,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
我们的服务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是指对用于移动电话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进行的一系列性能、安全、可靠性的测试和评估。这些检测主要包括:
1. 电性能检测:如容量测试(包括额定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等,以确保电池能够满足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待机时间。
2. 安全性能检测: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高温充放电安全性、挤压、针刺、跌落等滥用试验,以保证在正常使用或异常情况下电池不会发生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
3. 环境适应性检测:考察电池在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以及在高低温存储后的恢复性能。
4. 可靠性与耐久性检测:通过模拟长期使用状态,检测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性能衰减情况。
5. 标签标识及外观检查:确认产品标识信息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及外观是否存在瑕疵。
以上各项检测均是为了确保移动电话锂离子蓄电池及电池组的质量达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获得良好的体验,并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标准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GB/T 8897.4-2013**: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原电池 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规定了锂原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在设计、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2. **GB/T 31484-2015**: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虽然主要针对电动汽车,但其中关于电池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测试方法对移动电话用锂离子电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3. **YD/T 1268-2020**:通信行业标准《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池及充电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专门针对移动电话用锂离子电池,包括其电气性能、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具体检测标准。
4. **IEC 62133**: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涉及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液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的安全要求,这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接受的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我国也已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国家标准。
以上各项标准从不同层面对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的性能、安全、环保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严格的测试要求。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流程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的检测流程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样品接收与预处理:
接收客户送检的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记录样品信息(型号、规格、批次等)。
对电池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无明显损坏、泄露、变形等情况。
2. 初始性能测试:
电性能测试:包括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充电/放电效率测试、循环寿命测试等,以评估电池的基本电化学性能。
安全性测试:如过充、过放、短路、挤压、针刺、跌落、高温充放电等安全性试验,确保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能。
3. 环境适应性测试:
温度循环测试:模拟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工作和存储的性能变化。
湿热测试:检验电池对湿度和温度变化的耐受能力。
4. 可靠性与稳定性测试:
长期储存后性能测试:模拟电池长期储存后的性能保持情况。
快速充电测试:评估电池快速充电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5. 报告编写与审核:
根据各项测试结果,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数据、结果分析和结论。
报告需经过专业技术团队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 出具检测报告:
审核通过后,检测机构将正式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并交付给客户。
以上流程严格遵循国内外相关的锂离子电池产品标准,例如中国的GB/T 8897系列标准、国际的IEC 62133标准等。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需求、应用场景以及参照的具体标准而有所调整。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电动牙刷检测

电动牙刷检测

电子纸显示屏检测

电子纸显示屏检测

硬聚氯乙烯管材检测

硬聚氯乙烯管材检测

电子烟及其组件检测

电子烟及其组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