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

忠科集团提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
我们的服务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是指对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移动电源等)的锂离子电池以及由多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进行的一系列性能、安全、可靠性的测试与评估。这类检测主要包括:
1. 电性能测试:如容量测试、充放电效率测试、内阻测试、循环寿命测试等,以确保电池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电能输出稳定性和持久性。
2. 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高温充放电试验、挤压、针刺、冲击、振动等机械性能测试,以验证电池在异常状况下的安全性,防止发生爆炸、燃烧等安全事故。
3. 环境适应性测试:考察电池在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
4. 兼容性及可靠性测试:针对电池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接口兼容性、长期存储后的性能保持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
通过这些严格而全面的检测,可以有效保障便携式电子产品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标准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中国国家标准**: - 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8897.4-2013《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 GB/T 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
2.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 IEC 62133:2017《含碱性或非酸性电解液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便携式密封二次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 - IEC 61960:2017《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单体蓄电池——用于便携式设备的可充电锂离子单体蓄电池》
3.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 - UN 38.3《锂电池运输测试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涵盖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电性能、循环寿命、环境适应性、机械强度、过充过放、短路保护、高温高湿等测试项目,确保了电池在正常使用和预期误用条件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流程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检测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申请与受理:由产品制造商或进口商向具备CNAS、CMA等资质的检测机构提交检测申请,并提供产品规格书、样品及相关技术资料。
2. 样品接收与确认:
检测机构接收样品后,会对样品的数量、型号、规格进行核对确认。
根据产品特点和标准要求,可能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如充电至特定状态。
3. 安全性能测试:
过充电保护测试、过放电保护测试、短路保护测试、热滥用试验(如高温充放电、外部短路)、机械冲击及振动测试、跌落测试等,以验证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
对于电池组,还需进行电气强度、绝缘电阻、电池包结构稳定性等测试。
4. 电性能测试:
包括容量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倍率性能测试、自放电率测试、高低温放电性能测试等,评估电池的电能输出能力及稳定性。
5. 环境适应性测试:
高低温存储测试、温度循环测试、湿热测试等,确保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
6.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根据产品应用需求,可能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
7. 报告编制与审核发布:
测试完成后,检测机构会依据相关标准和测试数据编制检测报告,经内部质量审核无误后,正式出具检测报告并送达申请人。
8. 认证标记与跟踪服务:
如果产品通过了所有必要的测试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可以申请相应的认证标志,如CE、UL、UN38.3等。
检测机构还可能提供后续的市场监督抽查、工厂审查等跟踪服务。
以上流程是大致通用流程,具体检测项目和流程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标准以及产品的具体应用场景有所差异。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电动牙刷检测

电动牙刷检测

电子纸显示屏检测

电子纸显示屏检测

硬聚氯乙烯管材检测

硬聚氯乙烯管材检测

电子烟及其组件检测

电子烟及其组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