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滞回线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磁滞回线检测,磁滞回线检测是一种用于研究铁磁材料(如铁、钴、镍及其合金)磁性能的重要方法,它通过测量材料在磁场强度变化过程中磁化强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磁滞回线,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磁滞回线检测是一种用于研究铁磁材料(如铁、钴、镍及其合金)磁性能的重要方法,它通过测量材料在磁场强度变化过程中磁化强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描述了材料的磁化状态随外加磁场变化的完整过程,包括起始磁化、饱和磁化、去磁化和剩磁等阶段。
具体检测时,会先对材料施加一个逐渐增大的磁场使其磁化至饱和,然后逐步减小磁场直至为零,再反向增大磁场至饱和,最后再回到零磁场。在此过程中,记录下每一时刻的磁场强度与对应的磁化强度,绘制出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曲线,即为磁滞回线。
磁滞回线的形状、面积大小以及其上的特定点(如矫顽力、剩磁等)参数,对于评价材料的磁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磁记录材料、传感器等领域的研发与质量控制。
磁滞回线检测标准
磁滞回线检测主要应用于铁磁材料如硅钢片、电工纯铁、软磁合金等的性能测试,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GB/T 13789-2008《软磁材料 磁特性测量方法》**:这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软磁材料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测量的一般原则、测量设备、试样制备、测量程序及结果计算等内容。
2. **IEC 60404-5:2015《磁性材料 第5部分: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的测量》**: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详细规定了磁性材料磁滞回线测量的试验条件、设备要求、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3. **ASTM A342-15《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Permeability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s**: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标准,用于测定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及其磁滞回线特性。
在实际检测中,主要关注参数包括初始磁化曲线、最大磁感应强度(Bm)、矫顽力(Hc)、剩磁(Br)以及磁滞回线的面积等,这些参数反映了材料的磁化特性和能量损耗情况。
磁滞回线检测流程
磁滞回线检测流程主要针对永磁材料、软磁材料等磁性材料的性能评估,其详细步骤一般如下:
1. 样品准备:首先,由客户提供或从待测产品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磁性材料样品,确保样品表面平整无损,尺寸满足检测设备要求。
2. 参数设定:根据样品特性和检测标准(如GB/T 32187-2015《永磁铁氧体材料磁特性测试方法》等),在磁滞回线测试仪上设置相应的测量范围、磁场强度、频率等参数。
3. 安装样品:将样品正确安装到磁滞回线测试仪的测试位置,确保磁场方向与样品磁化方向一致。
4. 进行测试:启动测试程序,测试仪会按照设定的参数逐步改变施加在样品上的磁场强度,并实时记录样品的磁感应强度变化,绘制出磁滞回线图。
5. 数据分析:分析磁滞回线图,获取样品的矫顽力(Hc)、最大磁能积((BH)max)等关键磁性能参数。
6. 结果报告:根据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出具检测报告,报告中包含样品基本信息、测试条件、测试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
7. 复核确认:如果需要,会对检测结果进行内部复核或外部评审,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以上是一个通用的磁滞回线检测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因实验室设施、设备型号及客户具体需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