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检测

忠科集团提供的正极材料检测,正极材料检测主要指对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存储与转换设备中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进行的一系列检测活动,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正极材料检测
我们的服务 正极材料检测
正极材料检测主要指对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存储与转换设备中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进行的一系列检测活动。这些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1. 物理性能检测:如粒度分布、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真密度、形貌分析(SEM、TEM等)等。
2. 化学成分分析:如元素组成、杂质含量、化学配比等。
3. 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充放电效率、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比容量、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等。
4. 安全性能评估:如热稳定性、高温储存性能、过充过放测试等。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评价正极材料的各项关键性能指标,为电池的研发、生产及品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正极材料检测标准


正极材料的检测标准会因具体的应用领域和材料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正极材料检测项目及其参考标准:
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GB/T 36275-2018《锂离子电池用钴酸锂》 - GB/T 34013-2017《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酸锂》 - GB/T 31404-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IEC 62133-2:2017《含碱性或非酸性电解液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包含用于电动车辆的)》
2. 燃料电池正极材料: - ASTM D8595-19《测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气体扩散层材料的气体透过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 ISO 16112:201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 阴极材料性能测试指南》
检测内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振实密度、首次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热稳定性、元素含量分析、晶体结构分析等。
请注意,具体的检测标准应根据实际的产品类型和应用需求,并结合最新的国家或国际标准来执行。

正极材料检测流程


正极材料检测流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样品接收与登记:首先,检测机构接收并记录送检的正极材料样品,包括样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批次号、数量等信息。
2. 样品预处理:
样品破碎与混合: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均匀化处理。
样品分样: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将样品分为测试样品和备份样品。
3. 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检测:如粒度分布、比表面积、密度、振实密度、形貌观察等。
化学成分分析:如元素组成、杂质含量、氧化态测定等。
电化学性能测试:如首次充放电效率、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比容量等。
4.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根据实验数据,对照相关标准或客户要求进行评估,撰写检测报告,报告中应详细列出各项检测结果以及是否符合相应标准。
5. 报告审核与发布:内部专家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正式发布报告,并提供给客户。
6. 质量复核与异议处理:对于客户对检测结果存在疑问或异议的情况,进行复测或者进一步技术讨论,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检测流程概述,具体检测项目及流程会依据不同的正极材料种类(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以及客户的具体需求而有所不同。同时,所有的检测活动都应在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进行,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化工材料检测

化工材料检测

化学镀铜检测

化学镀铜检测

电偶腐蚀检测

电偶腐蚀检测

溶氧电极检测

溶氧电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