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氏粘度测定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乌氏粘度测定,乌氏粘度测定,又称乌氏粘度计法或乌氏黏度计测定法,是一种测量液体粘度的经典方法,由奥地利化学家瓦尔特·乌尔班(WalterOstwald)发明,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乌氏粘度测定,又称乌氏粘度计法或乌氏黏度计测定法,是一种测量液体粘度的经典方法,由奥地利化学家瓦尔特·乌尔班(Walter Ostwald)发明。该方法主要用于测定高分子溶液、溶剂、石油产品、油漆、涂料等各类流体的粘度。
在乌氏粘度测定中,通常使用一种特制的毛细管粘度计——乌氏粘度计。样品液体在恒定温度下通过一定长度和内径的毛细管时,根据液体流过毛细管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其绝对粘度或相对粘度。这种方法基于斯托克斯定律,适用于牛顿流体或者接近牛顿流体的物质。
乌氏粘度测定标准
乌氏粘度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液体粘度的标准方法,主要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其测定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289-2014 液体化学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乌氏粘度计法》。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仪器设备:规定了乌氏粘度计的规格、精度要求以及恒温水浴或油浴的温度控制精度等。
2. 样品准备:对样品的预处理、取样量、样品在测定前的恒温时间等进行了规定。
3. 测定步骤: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粘度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品注入粘度计、测定流经时间、计算运动粘度等。
4. 结果计算和表示:给出了运动粘度的计算公式,并对结果的修约规则和表示形式做了明确规定。
5. 精密度:规定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允许误差范围。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上述国家标准进行乌氏粘度的测定,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乌氏粘度测定流程
乌氏粘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液体粘度的设备,其测定流程大致如下:
1. 仪器准备:
首先,确认乌氏粘度计清洁干燥,无任何杂质。
根据待测液体的性质和预计粘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毛细管乌氏粘度计,并将粘度计恒温在规定的测试温度(通常使用恒温水浴或油浴),确保粘度计内的液体与浴液温度一致。
2. 样品准备:
取适量待测样品,放入预先调至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预热,使其达到测试温度并充分混合均匀。
3. 装样:
将乌氏粘度计顶部的样品入口浸入样品中,利用虹吸作用吸入一定量的样品到粘度计内。然后用夹子夹住样品入口,将粘度计竖直放置,使样品自然下落。
4. 测定时间:
开始计时,同时观察样品流经标定距离(如特定刻度线)的时间,这个时间即为流出时间。
5. 数据处理:
根据流出时间和乌氏粘度计的常数,可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运动粘度。具体的公式可能因粘度计型号和规格有所不同,一般遵循牛顿流体的泊肃叶定律进行计算。
6. 结果校验与记录:
检查测定结果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如有需要可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值,最后准确记录测定结果。
以上就是乌氏粘度测定的基本流程,实际操作中还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