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烧失量试验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材料烧失量试验,材料烧失量试验,是一种检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在高温灼烧后质量损失的一种测试方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材料烧失量试验,是一种检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在高温灼烧后质量损失的一种测试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定温度下,将试样在高温炉中加热到恒重,冷却后再称量其质量,通过比较加热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材料的烧失量,这主要反映了材料中挥发性物质(如水分、有机物等)的含量。烧失量是评价材料性能稳定性和耐热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陶瓷、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玻璃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材料烧失量试验标准
材料烧失量试验的标准通常依据不同的材料类型和应用领域有所不同,但在中国,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标准:
1. GB/T 5497-2014《煤的全硫测定方法》:适用于煤炭及其制品的烧失量(即灰分)测定。
2. GB/T 5498-2008《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通则》:该标准中包含了对无机化工产品烧失量测定的相关规定。
3. 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适用于水泥熟料和水泥的烧失量测定。
4. GB/T 2001-2017《建筑用砂》:对建筑用砂的烧失量进行了规定和相应的测试方法。
在进行烧失量试验时,一般采用高温灼烧的方式,将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到恒重,通过比较灼烧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其烧失量。具体的试验条件、步骤和计算方法需参照对应的产品或材料标准执行。
材料烧失量试验流程
材料烧失量试验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与准备:
根据相关标准和试验需求,从工程项目或供应商处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清理试样表面杂质,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对于固体材料,可能需要将其研磨成一定粒度的粉末。
2. 烘干处理:
将试样放入烘箱中,在规定的温度(如105℃~110℃)下烘干至恒重,以消除其内部水分。
3. 初始质量测量:
烘干后的试样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量并记录其初始质量。
4. 燃烧试验:
将试样置于高温炉中,在指定的温度(根据材料类型和试验标准确定,比如850℃、900℃等)下灼烧一定时间(例如数小时)。
材料在高温下有机物、水分或其他挥发性物质会分解或挥发。
5. 最终质量测量:
灼烧结束后,将试样取出并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量并记录其最终质量。
6. 计算烧失量:
烧失量通常是指试样在灼烧前后质量的变化百分比,计算公式为:(初始质量
最终质量) / 初始质量 × 100%。
7. 出具报告:
结合试验数据,按照相关标准编制并出具检测报告,报告中需包含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结果等内容。
以上是通用的材料烧失量试验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不同材料种类及相应行业标准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