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电痕试验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耐电痕试验,耐电痕试验,又称电痕化指数试验或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是一项检验材料抵抗电痕(tracking)和电蚀损(erosion)能力的电气安全测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耐电痕试验,又称电痕化指数试验或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是一项检验材料抵抗电痕(tracking)和电蚀损(erosion)能力的电气安全测试。在特定的电压、电流和时间条件下,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含电解质的导电液滴,观察材料是否出现导电通路或者材料表面的物理损坏情况,以此来评估材料在高湿度和其他恶劣环境下的绝缘性能及安全性。
这种试验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电器设备内部的绝缘材料以及户外使用的电气设备外壳材料等,确保其在有水分或污秽存在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因电痕导致的绝缘失效和短路故障,从而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检测标准
耐电痕试验,又称“电痕化指数试验”或“漏电起痕试验”,主要用来检测材料在受潮条件下的绝缘性能以及表面抗漏电痕迹的能力。这种试验对于评估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和绝缘材料等在使用过程中因表面电蚀而引发的绝缘失效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耐电痕试验的主要标准为:
1. GB/T 4207-2012《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相比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
2. GB/T 6553-2003《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国际上,相关的标准有:
1. IEC 60112:2016 《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2. ASTM D 3638-2019《评价固体电绝缘材料相对漏电起痕指数的标准试验方法》
以上标准详细规定了试验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条件、试验程序以及结果判定等内容。
检测流程
耐电痕试验(也称为耐电蚀性试验或CTI测试)主要用于评估材料在受潮条件下抵抗电压作用下表面形成导电通道的能力,这对于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尤其重要。以下是大致的试验流程:
1. **样品准备**:首先,从待测产品中裁切出符合标准尺寸要求的试样,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干燥、老化等。
2. **环境条件控制**:将试样置于特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中,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受潮状态,使水分在试样表面达到稳定分布。
3. **试验装置设置**:将处理好的试样安装到耐电痕试验仪上,设定好电极间距、电压上升速率、试验电压值等参数。
4. **试验过程**:开始施加电压并观察试样。电压一般会逐步升高,直至出现电痕或者到达规定的最高试验电压。在此过程中,若试样表面产生碳化通道(电痕),则记录此时的电压值及其它相关现象。
5. **结果判断**:根据试样在规定电压下是否能维持其绝缘性能来评价其耐电痕等级,即CTI值。通常,CTI值越高,材料的耐电痕性能越好。
6. **报告出具**:试验完成后,检测机构将出具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条件、过程、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
请注意,具体的试验步骤和判定标准应参照相关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例如IEC 60112、GB/T 42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