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tanδ试验或介损试验)是电力设备绝缘检测中的一项重要试验,主要用于评估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tanδ试验或介损试验)是电力设备绝缘检测中的一项重要试验,主要用于评估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如变压器、电缆、电机等设备的绝缘材料)会发生能量损耗,这部分能量损耗主要表现为热能,这种现象称为介质损耗。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是指在工频或特定频率下,电介质中总电流与无功分量电流的比值的正切值,它反映了电介质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的损耗程度。通过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可以判断设备绝缘的老化程度和缺陷情况,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绝缘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检测标准
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试验是电力设备绝缘性能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用来衡量电介质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由于介质内部的极化、泄漏电流等因素引起的能量损耗程度。其测试标准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类型和应用场合,通常遵循以下几类国家标准:
1. GB/T 3048.5-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2. GB/T 16927.2-2015《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测量和控制的基本要求》
3. GB/T 5654-2007《液体绝缘材料相对电容率、介质损耗因数和直流电阻率的测量》
4. DL/T 474.1-2018《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1部分:基本试验项目》
5. 对于变压器、互感器等设备,可参考GB/T 16927.1-2017《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定义和试验要求》等相关标准。
以上标准中,规定了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方法、试验条件、结果判断等内容,具体数值限值需要参照各设备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
检测流程
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也称为tanδ测试或介损测试)主要用来检测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电容器、电缆等的绝缘性能。以下是其基本试验流程:
1. **试验前准备**:
- 确认设备已停电并充分放电,确保安全。
- 检查被试品外观是否完好,连接部位是否紧固,接地是否良好。
- 根据被试品的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介质损耗测试仪,并进行预热和校准。
2. **接线**:
- 将高压引线接到被试品上,低压端接到测试仪器的测量端,注意保证接线正确无误,避免反接或短路。
- 对于三相设备,需要分别对每一相进行测试。
3. **设置参数**:
- 在测试仪上设定试验电压值、频率、测量时间等参数,通常采用工频或者近似工频的频率进行测试。
4. **开始试验**:
- 启动测试仪,按照设定程序升压至试验电压并保持一定时间。
- 仪器自动采集数据,计算出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以及电容量。
5. **读取结果与分析**:
- 试验结束后,读取并记录测试结果,同时观察有无异常波形或数值。
-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或设备出厂技术要求,判断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此评价被试品的绝缘状况。
6. **试验后处理**:
- 试验完毕后,先将电压降至零,再断开电源和高压引线,做好设备恢复工作。
- 记录并整理试验报告,如有异常需及时上报并提出处理建议。
以上是大致的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流程,具体操作应严格按照电力行业安全规程和试验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