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再生骨料检测,再生骨料检测是对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后,从建筑废弃物中回收再利用的骨料进行的一系列性能和质量检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再生骨料检测是对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后,从建筑废弃物中回收再利用的骨料进行的一系列性能和质量检测。这种骨料主要用于混凝土、砂浆、地基回填等领域,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性能:如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压碎值、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坚固性等。
2. 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用于评价再生骨料在承载力方面的表现。
3. 化学性能:分析其化学成分,以判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以及对混凝土耐久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4. 环境性能:评估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如放射性指标、碱活性等。
通过严格的再生骨料检测,可以确保其满足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检测标准
再生骨料,作为混凝土和道路基层等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其检测标准主要依据我国的国家标准。以下是现行的相关标准:
1. GB/T 25177-2010《建筑用再生骨料》:规定了建筑用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2. JTG/T 3446-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其中对公路建设用再生骨料的级配、压碎值、坚固性、吸水率等指标进行了规定。
3.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虽然不是专门针对再生骨料的标准,但其中关于集料(包括骨料)的一系列试验方法同样适用于再生骨料的检测。
再生骨料的具体检测项目一般包括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压碎值、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如氯离子、硫酸盐)、吸水率、活性指数、抗压强度等多项指标。
检测流程
再生骨料检测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样品采集:首先,由检测机构或委托方在骨料生产现场、运输过程、储存地点等环节按照相关规定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应充分反映再生骨料的整体质量。
2. 样品制备:采集到的样品需要进行混合均匀处理,并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制备成测试所需的试样。
3. 初步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如颗粒粒径分布、颜色、杂质含量等直观指标的初步评估。
4. 实验室检测: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密度、吸水率、压碎值、坚固性、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力学性能检测: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等。
化学性能检测:包括有害物质含量(如有害元素、氯离子、硫酸盐含量等)、碱活性等。
5.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写:根据各项试验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和评价,出具公正、客观、准确的检测报告。
6. 报告审核与发布:检测报告需经过内部严格审核,确认无误后,正式签发给委托单位。
以上是再生骨料常规的检测流程,具体检测项目和流程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规范以及客户的具体需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