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器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防雷器检测,防雷器检测是指对防雷装置进行科学、准确的性能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在雷电环境下能够有效防止或减轻雷电对被保护设备的损害,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防雷器检测是指对防雷装置进行科学、准确的性能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在雷电环境下能够有效防止或减轻雷电对被保护设备的损害。这类检测通常包括对防雷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响应时间、插入损耗、耐受冲击电流能力等关键参数进行测量,以及对其外观结构、接触电阻、绝缘电阻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防雷器是用于防护各类电子设备、电力系统、通信线路等免受雷电电磁脉冲(LEMP)及其他过电压干扰造成损害的重要装置,定期且专业的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及人员安全。
检测标准
防雷器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标准:IEC 61643(雷电防护系统 - 部分1至4,分别对应低压配电系统的SPD、信息和通信技术系统的SPD、过电压保护器的选用和安装以及SPD的试验方法)。
2. 中国国家标准:
- GB/T 188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系列标准
-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YD/T 1235-2002《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等
3.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 标称放电电流In:防雷器能长期承受而不损坏的8/20μs波形的最大冲击电流。
- 最大放电电流Imax:防雷器在不发生热损坏或功能退化前能承受的最大冲击电流。
- 电压保护水平Up:在标称放电电流In下通过防雷器后,连接在其后的设备端子间出现的最大电压。
- 残压Ur:在最大放电电流Imax下,防雷器两端产生的电压。
- 传输特性、插入损耗、响应时间等电气性能指标。
- 环境适应性、机械强度、耐老化性能等物理性能指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检测标准和项目可能随时间和技术发展有所更新,请以最新发布的相关标准文件为准。
检测流程
防雷器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申请检测:由防雷器生产厂商或使用单位向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提交检测申请,提供产品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等相关资料。
2. 样品准备:按照检测要求,提供待检防雷器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3. 合同签订: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检测服务合同,明确检测项目、标准依据、检测周期、费用等内容。
4. 接收样品:检测机构接收并核对样品信息,记录初始状态。
5. 实验室检测:
外观检查:检查防雷器的外观质量、标识标签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性能测试:根据GB/T 18802系列(电涌保护器)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包括通流容量、限制电压、响应时间、漏电流等关键指标的测定。
6. 出具报告:检测完毕后,检测机构根据实验数据出具公正、客观、权威的检测报告,对于不合格项目将详细列出并分析原因。
7. 结果反馈:检测报告经确认无误后,发送给申请方,对于不合格产品,指导其改进完善。
8. 复检与认证:如产品未通过检测,可按建议整改后申请复检;合格产品可进一步申请相关的认证证书,如CQC、CE等。
以上仅为一般性流程,具体可能因不同的检测机构和适用标准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