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片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外延片检测,外延片检测主要是指对半导体材料外延片的各项参数和质量进行的一系列测试与分析,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外延片检测主要是指对半导体材料外延片的各项参数和质量进行的一系列测试与分析。外延片是在单晶衬底(如硅片、砷化镓片等)上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形成的一层薄膜晶体,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材料。
在外延片检测过程中,主要会对其表面形貌、厚度、晶体结构、缺陷密度、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均匀性、表面清洁度、光学性能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以确保其满足后续器件制造的严格要求。
检测标准
外延片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质量检测**:检查外延片表面是否有划痕、污染、颗粒等缺陷,通常采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检测。
2. **晶体质量检测**:包括晶格结构、位错密度、晶向、厚度均匀性等参数。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RXRD)、椭偏仪等设备测定。
3. **电学性能检测**:如载流子类型、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等,一般通过霍尔效应测试系统进行测量。
4. **薄膜厚度和厚度均匀性检测**:利用光谱椭偏仪、干涉仪等工具,精确测量外延层的厚度及其在基片上的分布均匀性。
5. **杂质元素及分布检测**:使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能谱分析(EDS)等技术,对外延片中的掺杂元素种类和分布进行检测。
6. **微波性能检测**:对于高频器件应用的半导体外延片,还需对其微波特性如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等进行测试。
以上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体系、应用场景以及客户定制需求有所不同。
检测流程
外延片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接收与登记:首先,检测机构接收客户送来的外延片样品,并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样品信息、客户信息、检测需求等。
2. 外观检查:对收到的外延片进行初步的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污染、氧化等情况。
3. 预处理:根据检测要求对外延片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可能包括清洗、切割、研磨、抛光等步骤,以确保后续测试的准确性。
4. 物理特性检测: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对外延片的各项物理特性进行检测,如厚度、晶向、晶格常数、微缺陷密度、表面粗糙度等。
5. 电学特性检测:利用半导体参数分析仪等设备对其电学特性进行检测,例如载流子类型和浓度、迁移率、电阻率、击穿电压等。
6. 光学特性检测:如果需要,还会对外延片的光学特性进行检测,比如发光效率、吸收谱、反射谱等。
7.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写:收集并整理所有的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读,撰写详细、客观、公正的检测报告。
8. 结果反馈与确认:将检测报告发送给客户,针对检测结果进行沟通交流,解答客户疑问,必要时可进行复测或进一步讨论。
9. 样品归还或处理:按照客户的要求,将样品归还或者按照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外延片检测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项目、标准和客户需求而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