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检测

忠科集团提供的光伏组件检测,光伏组件检测是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也称光伏板或光伏模块)的性能和质量进行的一系列测试和评估过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光伏组件检测
我们的服务 光伏组件检测
光伏组件检测是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也称光伏板或光伏模块)的性能和质量进行的一系列测试和评估过程。这类检测通常包括:
1. **电性能测试**:如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点电压、最大功率点电流以及填充因子等参数的测定,以确保其光电转换效率符合标准要求。
2. **稳定性与可靠性测试**:模拟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如热循环测试、湿冻循环测试、湿热试验、机械载荷测试等,以验证光伏组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
3. **外观及结构检查**:对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接线盒、边框、玻璃表面、电池片排列等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无裂纹、破损、脱层、划痕等影响组件寿命和安全性的缺陷。
4. **绝缘性能测试**:检测光伏组件内部电路与边框、接线盒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5. **衰减率测试**:监测光伏组件在一段时间内输出功率的变化,以此评价其长期性能表现。
通过上述各项检测,可以全面了解光伏组件的质量水平和实际工作效能,为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维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用户投资效益和光伏发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检测标准


光伏组件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两大类:
1. 国际标准: - IEC 61215:《晶体硅光伏(PV)模块设计鉴定和定型》 - IEC 61730:《光伏(PV)模块安全认证要求》 - UL 1703:《平面型和薄膜型光电池板、模块及系统的安全认证标准》 - IEC 62804:《光伏组件PID效应测试》 - IEC 62904:《光伏组件电性能测试规程》
2. 国内标准: - GB/T 9535-201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 GB/T 19064-2013:《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 GB/T 20047-2015:《光伏组件紫外预处理试验方法》 - 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针对带有光伏组件的电动汽车) - GB/T 35384-2017:《光伏组件PID效应评估》
这些标准主要涵盖了光伏组件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耐受性、安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确保光伏组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可靠地运行。

检测流程


光伏组件检测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样品接收与登记:检测机构首先会接收并记录送检的光伏组件样品,确认样品数量、型号、规格等信息,并与送检方进行交接确认。
2. 外观检查:对光伏组件进行初步的外观检查,查看组件表面有无划痕、裂纹、色差、气泡、脱层等异常现象,以及接线盒、边框等附件是否完好。
3. 尺寸与重量测量: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精确测量光伏组件的尺寸和重量,确保其符合设计及标准规定。
4. 电性能测试:
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最大功率点电流(IMPP)、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以及填充因子(FF)和转换效率等基本电性能参数的测定。
组件的IV曲线测试以确定其在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工作特性。
光伏组件的耐久性测试,如热循环测试、湿热测试、PID效应测试、绝缘强度测试、接地连续性测试等,模拟实际运行环境对其性能的影响。
5. 机械性能测试:进行机械载荷、冰雹冲击、盐雾腐蚀等试验,评估光伏组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
6. 环境可靠性测试:模拟长期户外环境下组件的老化情况,例如UV预处理、热老化、湿冻循环等测试。
7. 报告编写与审核发布:根据各项测试数据编制详细的检测报告,经过内部质量控制和技术专家审核后,向客户出具公正、客观、权威的检测报告。
以上流程可能因具体检测需求和采用的标准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为了全面评估光伏组件的质量、可靠性和长期性能。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固氮菌检测

固氮菌检测

埋线针检测

埋线针检测

过滤嘴检测

过滤嘴检测

热风机检测

热风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