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组学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蛋白组学,蛋白组学(Proteomics)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组成、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调控规律的系统科学,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蛋白组学(Proteomics)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组成、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调控规律的系统科学。它是在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细胞、组织或器官等样本中蛋白质的大规模鉴定与定量分析,来揭示生命活动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复杂性与动态变化。通过蛋白组学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命过程、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
检测标准
蛋白组学标准是指在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时,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而设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参考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样品制备标准:包括样本收集、处理、存储以及蛋白质提取、纯化等步骤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2. 蛋白质鉴定与定量标准:如采用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鉴定时,要求达到一定的肽段覆盖率、蛋白质鉴定可信度(例如FDR≤0.01)等;定量分析中,有label-free、iTRAQ、TMT等多种定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对应的定量准确性标准。
3. 数据分析标准:包括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比如差异蛋白筛选的标准(fold change倍数及统计显著性检验P值)、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等。
4. 实验报告撰写标准:需按照相关学术期刊或研究机构的要求,完整、准确地记录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结果分析等内容,并对数据进行充分解读。
5. 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如ISO 17025实验室认可体系等,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可靠性。
以上各点共同构成了蛋白组学研究的标准体系,旨在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向更高精度、更稳定可靠的方向发展。
检测流程
蛋白组学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步骤:
1. 样品制备:
样品收集:根据研究目标,从细胞、组织、体液等生物样本中提取蛋白质。
蛋白质提取:使用适当的裂解液和方法将蛋白质从样本中释放出来。
蛋白质定量:通过BCA、Bradford或Lowry等方法对提取的蛋白质进行定量。
蛋白酶消化:为了后续质谱分析,通常需要将蛋白质酶解成肽段。
2. 蛋白质分离与富集:
蛋白质电泳分离:如SDS-PAGE,用于初步的蛋白质分型或者特定蛋白质的分离。
肽段分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式对酶解后的肽段进行分离,提高质谱检测效率和结果解析度。
特异性富集:如有必要,可进行磷酸化、乙酰化等翻译后修饰肽段的特异性富集。
3. 质谱检测:
将分离后的肽段注入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常见的有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4. 数据分析:
原始数据处理:将质谱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校正、峰识别和去噪等预处理。
序列鉴定与定量:通过数据库搜索算法(如Mascot、SEQUEST等)匹配肽段序列,鉴定蛋白质并进行相对或绝对定量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对鉴定到的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通路分析、差异表达分析以及翻译后修饰分析等。
5. 实验验证:
对于重要的候选蛋白质或发现的生物学现象,可能还需要通过Western blot、qPCR、免疫组化等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6. 报告撰写及讨论:
结合实验结果,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方法、结果、结论及讨论部分,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蛋白组学服务的一般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因不同实验室条件、设备和技术选择等因素而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