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氧量检测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耗氧量检测,耗氧量检测,又称为化学需氧量(COD)检测或生物需氧量(BOD)检测,是环境科学和水处理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指标,用来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耗氧量检测,又称为化学需氧量(COD)检测或生物需氧量(BOD)检测,是环境科学和水处理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指标,用来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
1.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它是反映水体中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主要用来评估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2. 生物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它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间接反映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通过检测水样的耗氧量,可以了解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对水质状况进行有效评估,为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标准
耗氧量检测是一个在环境科学、水质监测、生物化学分析等领域常见的指标,主要用来衡量水体或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消耗氧气的量,通常以每升样品消耗氧气的毫克数(mg/L)表示。在饮用水标准中,耗氧量是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对耗氧量(以O₂计)的规定为不超过3.0mg/L。而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耗氧量根据不同的水质类别有不同的限值要求。
具体到各类样品的耗氧量检测方法和标准,应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操作,例如《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 11892-1989)等。
检测流程
耗氧量检测流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首先,由客户提供或者由检测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到现场采集水样。采集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并且在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避免污染和氧化。
2. 样品接收与登记:实验室收到样品后,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名称、来源、采样时间、地点、采样人等信息,并对样品进行唯一编号。
3. 样品预处理:根据具体检测项目的要求,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过滤、酸化、冷冻保存等预处理操作。
4. 耗氧量检测:
对于化学耗氧量(COD)检测,一般采用重铬酸钾法或高锰酸钾法。将样品与特定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通过消耗的氧气量计算出化学耗氧量。
生物化学耗氧量(BOD)检测则是在特定温度下,在有微生物作用下,样品中有机物质被氧化所消耗的溶解氧量,通常需要5天的时间来完成测定。
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对照标准进行分析,得出样品的耗氧量指标,并出具检测报告。
6. 报告审核与签发: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发正式的检测报告,并交付给客户。
以上就是大致的耗氧量检测流程,具体操作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室规定和检测标准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