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残渣测定

忠科集团提供的蒸发残渣测定,蒸发残渣测定是一项检测固体物质中可溶性杂质含量的实验方法,主要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包装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安全性评估,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蒸发残渣测定
我们的服务 蒸发残渣测定
蒸发残渣测定是一项检测固体物质中可溶性杂质含量的实验方法,主要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包装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安全性评估。具体操作是将待测样品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蒸馏水或特定溶液中)浸泡,然后将浸泡液蒸发至干涸,剩余的残渣即为蒸发残渣,通过称量残渣的质量,可以得到单位面积或单位质量样品中可溶出的各类可溶性杂质的总量,以此来判断该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向食品中迁移的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检测标准


蒸发残渣测定标准通常是指对食品接触材料、包装材料以及其他相关产品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干燥后所剩余的不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在中国,GB 31604.2系列标准中对此有详细的规定,例如GB 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蒸发残渣测定》。
该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处理:将样品放入适宜的溶剂中,在特定温度下浸泡一定时间,使可溶性物质充分溶解。 2. 蒸发:将浸泡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蒸发,直至干涸。 3. 残渣测定:蒸发后的残留物经烘干、恒重等步骤,计算蒸发残渣的质量。
蒸发残渣的含量可以反映食品接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向食品迁移的非挥发性物质总量,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检测流程


蒸发残渣测定通常用于检测食品接触材料、包装材料等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蒸发后剩余物的质量,以评估其安全性。以下是实验室进行蒸发残渣测定的一般流程:
1. 样品制备:首先,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裁剪或切割样品至规定尺寸。
2. 浸泡处理:将样品放入预先准备的模拟食品(如水、4%乙酸、10%乙醇等)中,在特定温度下浸泡一段时间,使可能溶出的物质充分溶解于浸泡液中。
3. 蒸发干燥:浸泡完成后,取出样品,将浸泡液过滤,并将滤液转移至适当的容器中,在烘箱中于设定温度下蒸发至干涸,得到蒸发残渣。
4. 残渣称量:待蒸发皿冷却至室温后,精确称量蒸发残渣的质量。
5. 结果计算:根据样品的表面积和浸泡液的体积,计算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蒸发残渣含量。
6. 报告出具:根据测试结果,结合相关标准要求,出具检测报告。
以上流程仅作一般性描述,具体操作需严格遵循相应的检测标准和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正丁基锂检测

正丁基锂检测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检测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检测

乙基三苯基溴化膦检测

乙基三苯基溴化膦检测

二亚苄基丙酮检测

二亚苄基丙酮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