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率测试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腐蚀率测试,腐蚀率测试是指通过科学实验方法,对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酸、碱、盐溶液、大气、高温等)发生腐蚀时,单位时间内材料的损失程度进行定量测定的过程,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腐蚀率测试是指通过科学实验方法,对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酸、碱、盐溶液、大气、高温等)发生腐蚀时,单位时间内材料的损失程度进行定量测定的过程。具体来说,腐蚀率通常以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损失或厚度损失来表示,它是评价材料耐腐蚀性能和预测材料使用寿命的重要参数。测试方法有失重法、电阻法、线性极化法、电化学噪声法等多种。
检测标准
腐蚀率测试标准因材料类型、应用环境和行业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内外腐蚀率测试标准:
1. **中国国家标准**:
- GB/T 16545-2019《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钢在硫酸溶液中浸泡腐蚀速率的测定》
- GB/T 17898-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不锈钢在沸腾硝酸中的相对耐蚀性的测定》
- GB/T 13143-201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耐缝隙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2. **美国 ASTM 标准**:
- ASTM G31-02(2016)《实验室条件下金属和合金在大气、水溶液或其他环境中的腐蚀的标准实践》
- ASTM G5-02(2010)《评价金属和合金在高温环境中氧化和硫化行为的标准实践》
- ASTM B117-16《盐雾试验(采用人工气氛加速腐蚀)的标准实践》
3. **ISO 国际标准**:
- ISO 8407:2016《金属和合金—在硫酸中质量损失测量腐蚀速率的方法》
- ISO 15156-2:2015《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 第2部分:Cr-Ni和Cr-Ni-Mo合金的选用》
- ISO 9227:201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在进行腐蚀率测试时,应根据实际材料及使用环境选择相应的测试标准。
检测流程
腐蚀率测试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样品准备:
提供待测材料的样品,确保其满足测试要求和标准。
样品可能需要进行特定的表面处理,如清洁、打磨或特殊涂层等,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
2. 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和相关行业标准(如ASTM G-50、ISO 8407等),确定腐蚀介质(如酸、碱、盐雾、湿热环境等)、温度、时间等试验条件。
3. 试验过程:
将样品放入腐蚀环境中,开始进行加速腐蚀试验或自然腐蚀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定期对样品进行观察记录,并可能在不同时间段取出样品,通过重量损失法、厚度测量法、电化学方法等测定腐蚀速率。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记录并计算样品在各阶段的腐蚀情况,包括腐蚀深度、质量损失、腐蚀面积等参数。
分析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评估材料的耐蚀性能。
5. 结果报告:
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试验方法、条件、过程、结果及结论等内容。
如果有需要,还可能提供改进建议或者进一步的防腐措施建议。
6. 验证与复核:
客户对测试结果进行审查确认,如有疑问或争议,可进行重复试验或采用其他验证方式。
以上是一般性的腐蚀率测试流程概述,具体操作细节会根据不同的测试机构、设备条件以及客户需求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