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物测定
来源:忠科集团
忠科集团提供的悬浮物测定,悬浮物测定,是指对水体中不溶于水、能在水中悬浮的固态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这些固态物质包括泥土、砂石、有机物、微生物及某些重金属离子与胶体等,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悬浮物测定,是指对水体中不溶于水、能在水中悬浮的固态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这些固态物质包括泥土、砂石、有机物、微生物及某些重金属离子与胶体等。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监测以及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悬浮物测定通常采用重量法,即通过过滤一定体积的水样,然后烘干称重滤膜上所截留的固形物质量,从而计算出单位体积水样中的悬浮物含量。
检测标准
悬浮物测定的标准主要依据《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901-1989)来进行。这项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具体步骤如下:
1. 采集一定量的水样,通过滤膜过滤,使得悬浮物被截留在滤膜上。
2. 将过滤后的滤膜在103±2℃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即为悬浮物的重量。
3. 结果以每升水样中的悬浮物质量(mg/L)表示。
此外,对于特殊性质的水体或废水,可能需要采用其他特定的方法进行悬浮物测定,如红外分光光度法、电导法等,具体应参照相应的行业或地方标准。
检测流程
悬浮物测定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采集:首先,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在指定的取样点进行水样采集。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信息。
2. 样品运输与保存:采集后的样品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途中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变化。部分悬浮物易受氧化或沉降影响,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保存措施,如冷藏或加入固定剂。
3. 样品预处理:在实验室中,先将样品充分摇匀,然后根据测试方法的要求进行过滤。通常使用定量滤纸过滤,将水样中的悬浮物截留在滤纸上。
4. 烘干与恒重:将过滤后带有悬浮物的滤纸放入烘箱中,在规定温度下烘干至恒重(两次连续称重之差不大于规定的范围)。
5. 悬浮物含量测定:烘干后的滤纸连同其上的悬浮物一起称重,然后减去滤纸的空白质量,得到悬浮固形物的质量。再结合样品体积,计算出单位体积内悬浮物的质量浓度。
6. 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写:分析结果经过审核无误后,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内容包括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方法以及可能的不确定度等。
以上是一般性的悬浮物测定流程,具体操作需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