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分布检测

忠科集团提供的粒径分布检测,粒径分布检测是对样品中颗粒物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测定的一种技术手段,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粒径分布检测
我们的服务 粒径分布检测
粒径分布检测是对样品中颗粒物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测定的一种技术手段。它主要用来表征样品中不同粒径颗粒所占的比例,可以得到一个连续的粒径区间以及对应区间内的颗粒数量或质量百分比,从而形成粒径分布曲线或者分布图谱。
这种检测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地质学、矿物加工、土壤科学等诸多领域,对于了解颗粒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机械性能、反应活性、分散性以及在各种过程中的行为等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粒径检测方法有激光粒度分析法、沉降法、筛分法、电镜观测法等。

检测标准


粒径分布检测标准因材料类型、应用领域以及相关国家和行业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粒径分布检测标准: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ISO 13320:该系列标准适用于激光衍射法测定颗粒尺寸分布。 - ISO 9276:该标准涉及通过显微镜或图像分析法测量颗粒尺寸分布。
2.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 ASTM E11:该标准描述了使用筛分法测定固体材料的粒度分布。 - ASTM B330:该标准是针对金属粉末的粒度分布测试方法。 - ASTM D422:土壤颗粒分析的标准测试方法。
3. 中国国家标准GB/T: - GB/T 19077:粉体和颗粒的粒度分布的光散射激光衍射法。 - GB/T 15445:利用沉降法测定粉末平均粒径及其分布的试验方法。
在进行粒径分布检测时,应根据具体的样品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遵循相应的标准。

检测流程


粒径分布检测通常涉及以下流程:
1. 样品准备:
客户需提供待测样品,且样品应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如:无尘、无杂质、均匀等)。
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与运输方式,避免在送检过程中粒子形态或粒径发生变化。
2. 委托检测:
客户向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提交检测需求,并提供样品以及必要的产品信息(如:样品名称、用途、预期粒径范围等)。
3. 接收样品:
实验室收到样品后,进行登记入库,同时确认样品状态和相关信息是否与委托单一致。
4. 粒径测试:
实验人员根据样品特性和客户要求选择合适的粒径检测方法,如激光衍射法、动态光散射法、电子显微镜法等。
进行粒径分布检测,记录并分析数据。
5. 数据分析:
将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样品的粒径分布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平均粒径、中位径、特定粒径区间内的颗粒百分比等参数。
6. 报告编制:
根据实验结果编制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过程、检测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 7. 审核签发:
报告经内部专家审核无误后,由检测机构正式签发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
8. 交付报告:
将最终的粒径分布检测报告发送给客户,如有需要,可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和咨询服务。
以上就是一般的粒径分布检测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机构和客户需求而略有差异。
我们的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总酸检测

总酸检测

细度检测

细度检测

医疗器械检测

医疗器械检测

砷检测

砷检测